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2010级文科综合高考模拟试题政治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5052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对气候变化的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表示,有新的、更坚实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9分)
材料二:个人的消费方式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换一部手机,大自然就得付出100吨材料和能源的代价,坐飞机2000公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就需要植3棵树来抵消,生产1公斤小麦需要900升水……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人类消费的过错,消费者是祸首也是受害者。
材料三:浙江衢州市已建成该省最大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电厂每年燃烧19万多吨农作物废弃物,折合标煤8.27万吨,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35万吨。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在产业培育。衢州的这个生物质发电项目整合了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低碳产业培育初见成效,目前已初步建成较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其能耗低,污染少,技术路径先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结合材料二、三,请你从经济常识角度为消费者、企业、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15分)
材料四:我国2009年11月26日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我国政府减排的这种努力没有前提条件,也不与其他国家减排行动挂钩,而发达国家在不愿承诺大规模量化减排的同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应受到国际监督,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对这一违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相关规定的要求,中国和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已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在此次大会上接受‘三可’要求。”  
(3)结合材料四,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相统一的。(8分)

2.单选题(共1题)

2.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是继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接补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之后,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②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有效举措
③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④是维护劳动者权利、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法律保障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3.选择题(共1题)

3.被热水烫伤,我们可以先用冷水冲,然后擦上烫伤药。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