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5048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我国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89%,而发达国家则为70%以上。但目前消费市场低迷,而储蓄却持续增长,我国居民的消费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影响人们消费行为,妨碍启动消费的因素有:对下岗的担忧,心中对医疗养老等存在后顾之忧,导致个人消费心理趋于保守,从而选择了储蓄;我国现在虽然告别了短缺经济,但属于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消费者反映,用不着的商品满街都是,要想买的商品不是买不到,就是买不起。
简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0分)

2.图表题(共1题)

2.
表一: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状况(单位:元)
时间
城市
乡村
1979年
400
200
2008年
20000
8000
 
表二:某地居民消费结构(%)
时间
食品
衣着
教育
旅游
1979年
75
18
5
2
2008年
30
30
20
20
 
表一和表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它们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10分)

3.单选题(共6题)

3.
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要大力增加财政收入,从根本上取决于
A.增强公民自觉依法纳税的意识
B.严惩偷税、漏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C.发展经济,增加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D.调整分配政策,提高税率并扩大征收范围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据此回答13—14题。
【小题1】中央和各省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进行补助的资金属于
①积累基金    ②消费基金    ③财政收入    ④财政支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小题2)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为各级政府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村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
A.财政应保持大量节余B.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目的
C.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D.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5.
美国耐克公司只负责对“耐克鞋”的设计、选厂、监制和销售,其生产则分散在世界40多家工厂完成,其中包括中国。可见
A.当今世界的生产具有全球化的特征B.中国的设计和销售很落后
C.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很高D.美国自己缺少熟练的技术工人
6.
受美国次贷危机(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较差的借款人提供抵押贷款,因贷款收不回来,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会放缓。据此回答4—5题。
【小题1】美国次贷危机必然导致
A.国际产业分工全球化B.各国干预企业生产经营
C.中国对美出口受到波及D.提升人民币的世界货币地位
【小题2】(小题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表示,各国央行应寻找应对货币衰退的策略。我国央行应做到
A.增加存款储蓄,规定物价涨幅B.调整倾向政策,维护经济稳定
C.管理人民币流通,调整利率D.多吸收商业存款,少发放商业贷款
7.
尽管取消了纺织品贸易配额,但贸易歧视依然存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这对我国出口增长开始形成明显约束。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我国政府一方面加强对本国产品的出口保护,做好应对工作;另一方面,也在加快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尽快从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据此回答6—7题。
【小题1】贸易摩擦程度的加剧说明了在国际贸易中
A.贸易自由化原则行不通B.存在不等价交换
C.贸易歧视越来越严重D.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小题2】(小题2)面对纺织品贸易摩擦,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表明了
A.平等互利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和基础
C.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D.转变贸易增长模式可以迅速地扩大国际贸易顺差
8.
2008年江苏省“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境外投资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双双攀升。加快“走出去”步伐
①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又好快又快发展  
②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然要求
③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企业的比较优势
④意味着江苏的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层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选择题(共11题)

9.

选择正确的读音

( lí ní ){#blank#}1{#/blank#}   甚至 (shèn shènɡ ){#blank#}2{#/blank#}尺(zhī zhǐ){#blank#}3{#/blank#}

(fēn fēng){#blank#}4{#/blank#}  请(jiāo jiào ){#blank#}5{#/blank#}

10.

填上合适的词语

{#blank#}1{#/blank#}的地球     {#blank#}2{#/blank#}的互联网     {#blank#}3{#/blank#}的电脑

{#blank#}4{#/blank#}的生活     {#blank#}5{#/blank#}的蜘蛛       {#blank#}6{#/blank#}的信息

11.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以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说勤奋》
12.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以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说勤奋》
13.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以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说勤奋》
14.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那个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吧,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小时候,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以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选自《说勤奋》
15.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6.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7.“功夫不负有心人”中的“功夫”指{#blank#}1{#/blank#}“有心人”在课文中指{#blank#}2{#/blank#}
18.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 (suō  shuō){#blank#}1{#/blank#}巨(xín  xínɡ){#blank#}2{#/blank#} 付 (kuǎng  kuǎn){#blank#}3{#/blank#}
(fēn  fēng){#blank#}4{#/blank#}请(jiāo  jiào ){#blank#}5{#/blank#}
19.选择正确的读音
小 (suō  shuō){#blank#}1{#/blank#}巨(xín  xínɡ){#blank#}2{#/blank#} 付 (kuǎng  kuǎn){#blank#}3{#/blank#}
(fēn  fēng){#blank#}4{#/blank#}请(jiāo  jiào ){#blank#}5{#/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图表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