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西桂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5047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图表题(共1题)

1.
(32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4年我国新增大学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340
408
495
559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在800~1000万个,但是每年大约有大专以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
材料二对3000名2008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沿海发达地方
中部城市
西部和北部城市
74.8%
25.2%
2%
首选单位
传统的白领
传统的蓝领
新兴
71%
27%
2%
 
材料三我国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就业问题,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理念。为了扩大就业,某市政府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一是在总结原有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新一轮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二是既考虑政策的力度,又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三是既重视解决阶段性和局部性的突出问题,制定应急性措施,又考虑长期性和全局性问题,建立长效机制。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存在哪些问题?(5分)运用国家职能理论说明政府应该怎样解决材料一、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8分)
(2)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该市政府扩大就业的具体做法的哲学依据。(9分)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20分)材料一 30年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和丰富经验: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实行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这些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8分)
(2) 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12分)

3.单选题(共2题)

3.
国务院出台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新医改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提出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为此,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三年内医改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坚持基本医疗卫生姓“公”(  )
①说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不能让市场调节
②有利于减轻居民负担,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高国民素质
③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④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4.
由美国住房市场和金融业疯狂投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持续恶化,对世界金融稳定和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一事实给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警示有(  )
①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要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
③加强多边经济合作、有效解决贸易争端
④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时要冷静思考、趋利避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选择题(共2题)

5.

9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个数各不相同。

   

                                                             

6.读“我国四大盆地甲、乙、丙、丁分布示意图”,我国把这种自然资源通过下列哪项工程运往东部地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