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枣庄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5046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015年以来,山东省为了引领经济创新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采取一系列措施: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17个市和107个县(市)区公开了财政预算,消减400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前三季度省级财政发放生态补偿资金12899万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三营齐下”;98%以上的省自主创新专项由企业牵头实施。
分析上述材料中山东省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2.
材料一:2015年10月16日,“从都国际论坛”在广州开幕,六国前政要共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接壤,双方合作的互补优势和利益高度契合。同时,中国目前已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将极大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空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依据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建设“一带一路”对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适应经济新常态体现的道理。

2.单选题(共4题)

3.
2015年7月29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在应对经济新常态过程中,国家财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税收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但过高的税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制约财政收入的增长。下列税收与财政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高水平的税收,更有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②财政收入影响经济发展,与税收之间相互制约
③增加财政收入,要以税收不损害经济活力为限
④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4.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已成为“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专家预测,中小企业将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主力军。为助力中小企业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规范市场准入,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②降低贷款利率,提供强大的财政支持
③加大产权保护,激发企业的创新潜力 ④优化产品结构,制定科学的经营战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铁路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目前中国正与28个国家洽谈高铁合作,其中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几个国家进展较快。近期,英国和美国也对我国的高铁感兴趣,双方进行了沟通和探讨。这表明
①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得到提高   
②我国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③我国已从引进来为主转向走出去为主 
④我国积极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6.
国家环保部经过20多次修改完成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并正式向各部委、地方环保部门等215家单位发函征求意见,并通过网站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做
①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尊重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是政府坚持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表现
③有利于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树立政府权威、坚持执政为民
④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体现我国注重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