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政治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5018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进一步大幅上调国家扶贫标准线,从2010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274元升至2300元(2010年不变价)。今年我国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也明显加大,由上年的222.68亿元增加到270亿元,增幅达到21.25%,增量和增幅都达到历史最高。
请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我国扶贫资金来源于哪里?(2分)
(2)国家进一步大幅上调国家扶贫标准线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6分)

2.单选题(共6题)

2.
下列哪个部门是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的()
A.农业B.工业C.金融业D.饮食业
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当地时间11月28日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开幕。这次会议被称为
A.“拯救人类的一次机会”
B.“拯救地球的一次机会”
C.“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
D.“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
4.
11月14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实现第一次分离和第二次交会。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A.一B.二C.三D.四
5.
第七届全国 运动会10月16日在江西南昌隆重开幕
A.少数民族B.城市C.大学生D.青少年
6.
9月24日,上海世博会纪念展开幕,在原来的 馆内举办,开放时间约二年。
A.城市足迹馆B.中国国家馆
C.世博主题馆D.城市地球馆
7.
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 开幕。
A.三亚B.天津C.上海D.大连

3.选择题(共6题)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为打破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1954年我国同印度和缅甸共同倡导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在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的精彩发言,赢得了与会各国的普遍赞扬。

材料三: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请回答:

9.

线l经过原点和点(﹣3,1),则它的斜率为(  )

10.

线l经过原点和点(﹣3,1),则它的斜率为(  )

11.

已知点A(3,4),B(4,3),若点P(a,b)在线段AB上运动,则ba的取值范围是(  )


12.

已知点A(3,4),B(4,3),若点P(a,b)在线段AB上运动,则ba的取值范围是(  )


13.

已知点A(3,4),B(4,3),若点P(a,b)在线段AB上运动,则ba的取值范围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