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5014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图表题(共1题)

1.
某班政治教师组织学生收集与整理财政收入与支出热点问题进行综合探究,下面是学生收集到的材料,请你参与其中进行研究:
信息一:2011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情况

信息二:2011年上半年全国重点财政支出
项目
同比增加额(亿元)
增长率(%)
社会保障和就业
815
29.2
医疗卫生
370
40.3
环境保护
205
63.4
科学技术
331
57.1
 
信息三:2011年广东某市以文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增加居民收入,鼓励居民文化消费,加大财政投入文化设施和文化消费的力度,通过文化消费,积极扩大文化产业发展,提升该市经济实力。
(1)请你对信息一、信息二分别做一个简略判断?(8分)
(2)谈一谈在当前情况下如何解决信息一反映出的经济问题。(12分)
(3)结合信息三,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谈一谈某市为什么要积极扩大文化产业发展?(10分)

2.单选题(共7题)

2.
“纳税为国,纳税光荣!”,这条税收宣传标语告诉我们  
A.国家税收越多越好
B.纳税越多权利越多
C.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D.要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3.
下列观点与漫画《中国腾飞,坚强保证》的寓意一致的是
A.有国就有税、有税必有法
B.税收为国家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C.税收是分好“蛋糕”的有效手段
D.依法纳税是我国税收的基本特征
4.
2010年12月以来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说法不正确是
①它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企业和公民都要依法纳税
②它体现奉献精神,不论收入高低,纳税越多越好
③它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
④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
5.
在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中,尤为突出的是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急剧升温,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无助于消除其贸易逆差,美国这种做法违背了世贸组织的
①非歧视原则
②市场准入原则  
③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原则     
④透明度原则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形成,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拥有近20亿人口的世界大市场。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
①有利于扩大我国的海外市场,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②有利于经济优势的互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有利于改善我国产品结构,增强中国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④有利于消除地区贸易摩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
中宣部、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_______活动进行部署,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推动媒体关注基层发展。
A.“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B.“三项学习教育”
C.“三贴近”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8.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具有里程碑式的发射相当于“神舟”飞船放大的一个小型简易空间实验室,以突破_____技术为核心任务。
A.航天难题B.交会对接
C.太空实验D.建空间站

3.选择题(共9题)

9.

读“俄罗斯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

10.

如图,在△ABC中,∠BAC=90°,AB=AC,AE是经过A点的一条直线,且B,C在AE的两侧,BD⊥AE于D,CE⊥AE于E,CE=2,BD=6,则DE的长为(  )


11.

如图,在△ABC中,∠BAC=90°,AB=AC,AE是经过A点的一条直线,且B,C在AE的两侧,BD⊥AE于D,CE⊥AE于E,CE=2,BD=6,则DE的长为(  )


12.

如图,在△ABC中,∠BAC=90°,AB=AC,AE是经过A点的一条直线,且B,C在AE的两侧,BD⊥AE于D,CE⊥AE于E,CE=2,BD=6,则DE的长为(  )


13.

如图,在△ABC中,∠BAC=90°,AB=AC,AE是经过A点的一条直线,且B,C在AE的两侧,BD⊥AE于D,CE⊥AE于E,CE=2,BD=6,则DE的长为(  )


14.

如下图所示,在△ABC中,∠ACB=90°,AC=BC,BE⊥CE于点E,AD⊥CE于点D.DE=6cm,AD=9cm,则BE的长是(  )

15.

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9,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  )


16.

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9,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  )


17.

如图,△ABC中,AB=AC,∠A=36°,BD平分∠ABC.求证:BCAB=5-12

4.多选题(共2题)

18.
进入“十二五”历史新起点,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上更加突出的地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A.确立按劳分配.提供制度保障
B.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投入
C.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D.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19.
到2011年,广东推进珠三角产业向粤西部转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一转移有利于
A.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B.通过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带动粤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C.加强粤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
D.粤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