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加一)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5000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图表题(共1题)

1.
图一:所谓居民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年内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

注: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平均消费率为60%。
图二:
“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与“十二五”规划目标
类别
指标
十一五期间(2006-2010)
年均增长
十二五期间(2011-2015)
年均增长
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7.5
7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
>7
 
(1)请根据图二回答:“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经济规划目标在“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基础上有了哪些重大的变化?(2分)
(2)图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结合图一,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十二五”期间经济规划中提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的合理性。(6分)
(3)扩大内需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构建“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从立法、监管、诚信等环节入手,为我国居民愿意消费、敢于消费不断创建适宜的环境条件。请分析构建“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要从立法、监管、诚信环节入手的经济学理由。(三个角度任选两个角度写即可)(4分)
构建“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经济学理由
从立法角度入手
 
从监管角度入手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2.
今年1月28日起本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房产税由购房人自主申报缴纳,截至到4月27日,税务机关共受理购房人申请办理房产税认定18960件,房产税收入将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民生问题。
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房产税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说明我国税收的本质是什么?(3分)
(2)如何提高购房人自主申报房产税的积极性?(6分)
3.
我国政府近几年来重点抓的几方面工作中,包括加强文化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两项工作。
请运用相关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文化产业属于社会生产中的什么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4分)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注:只需答出两个方面工作,并简要说明这些工作与民生的关系。(4分)

3.选择题(共3题)

4.

国家观念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以伦理为基础的国家观,由皇权神授推衍出“朕即国家”,而国家(统治者)是家长,被统治者是子民,“家长”对“子民”理论上具有无限的管理权与责任。……在这种理论结构中,每个人都存在于严密的“三纲五常”之中。君主的权力来自“神授”,因此其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个体”无条件地受其宰控,没有个性,更没有自由。

——雷颐《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变迁与反传统思想源流》

材料二  在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们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民富国强,关键在其兴民权、开议院,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

——雷颐《清朝灭亡源自对现代性的无知》

材料三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起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

请回答。

5.

国家观念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以伦理为基础的国家观,由皇权神授推衍出“朕即国家”,而国家(统治者)是家长,被统治者是子民,“家长”对“子民”理论上具有无限的管理权与责任。……在这种理论结构中,每个人都存在于严密的“三纲五常”之中。君主的权力来自“神授”,因此其权威神圣不可侵犯,“个体”无条件地受其宰控,没有个性,更没有自由。

——雷颐《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变迁与反传统思想源流》

材料二  在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们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民富国强,关键在其兴民权、开议院,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

——雷颐《清朝灭亡源自对现代性的无知》

材料三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起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

请回答。

6.

鸦片战争后,“中西间既已展开频繁的来往,少数敏锐的中国官绅,依据直观的警觉,已开始认识到一个新局面的开始。”这种“警觉”思想最早表现在(    )

4.单选题(共3题)

7.
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诸如国防、治安、消防等各种公共物品,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无法得到充分提供,必须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加以解决。提供公共物品所需费用的主要来源应该是()
A.社会募捐B.个人捐款C.政府征税D.群众集资
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 。会议指出明年将继续实施 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A.积极的宽松的B.积极的稳健的
C.紧缩的 稳健的D.紧缩的宽松的
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1年12月7日发表《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白皮书指出,30多年来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跃升至2010年的29740亿美元,年均增长16.8%,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 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5.多选题(共1题)

10.
《西藏和平解放60 年》白皮书指出,60 年来,中央对西藏的直接投资超过1 600 多亿元,在不同时期相继安排了43 项、62 项、117 项、188 项等一大批关系西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工程项目,相继建成了公路、铁路、机场、通信、能源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西藏的基础设施和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这说明
A.国家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B.加大对西藏投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性措施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D.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