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2)分析上述材料中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哪些手段。
2011年3月9日《金融时报》载文指出,去年年末针对物价快速上涨的势头,我国及时出台了16项措施平抑物价,发改委连发数文管控物价,银监会严防信贷资金炒作农产品。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今年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工具收紧流动性。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参战“抗通胀”,根据“保供应”“稳物价”的要求,在地方财政支持“菜篮子”产品生产,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基础上,目前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5亿元,通过采取补助、奖励的方式,支持北方主要中心城市“菜篮子”产品生产,保证淡季蔬菜等生产供应。诸多措施,对于抑制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发挥了重要作用。
(1)试说明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和目标。(2)分析上述材料中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哪些手段。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双刃剑”的理解。
材料一现在,生产一种商品的零部件可以同时分布在十几个、几十个国家,使每个国家发挥其技术、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使最终产品成为“万国牌”的国际性产品。
材料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的市场开放程度将出现大的飞跃,商品和资本将在更大的范围内自由流动。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各国的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同时又是挑战。
(1)材料一反映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双刃剑”的理解。
2.单选题- (共9题)
3.
从2014年下半年的财政支出看,涉及民生等方面的支出增长较快。国家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为这些重点支出提供了坚实保障。从财政支出看,主要反映了财政()
A.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B.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C. 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D.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A.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B. 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C. 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D.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4.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税收总收入完成45,05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3.9个百分点。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济发展水平对税收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B.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政府日常开支
D. 有国必有税,国家依靠政治权力收取税收
A. 经济发展水平对税收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B.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C.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政府日常开支
D. 有国必有税,国家依靠政治权力收取税收
5.
我国近年来对进口大豆、玉米等作物的依存度持续走高,需要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粮食安全问题。面对当前两家高涨的问题,我们应( )
①积极应对,消除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②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
③遵循价值规律,杜绝粮食价格上涨
④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①积极应对,消除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②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
③遵循价值规律,杜绝粮食价格上涨
④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④ |
6.
受旱灾影响,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大豆、玉米、小麦等减产,由此造成2012年上半年国际粮价“高烧”。材料表明( )
①国际粮价受美国等少数国家控制
②粮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③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经济全球化是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①国际粮价受美国等少数国家控制
②粮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③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经济全球化是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8.
2011年3月23日,卫生部、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公告2011年第4号关于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这运用了国家宏观调控的
A. 经济手段 B. 法律手段 C. 行政手段 D. 道德手段
A. 经济手段 B. 法律手段 C. 行政手段 D. 道德手段
9.
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使我国深受其害。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我们要
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 ②制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策略
③了解行情,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④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 ②制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策略
③了解行情,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④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0.
据某媒体报道:2010年,中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商品进口额约1.2万亿美元,服务商品进口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国内市场规模接近5万亿美元。这些都将为全球贸易伙伴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商机。这说明()
A.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我国基本实现贸易平衡
C.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的
A.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我国基本实现贸易平衡
C.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 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的
11.
美国记者萨拉带领全家经历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历险,为此写了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感叹道:在美国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太难了。表明
A. 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B. 中美之间的经济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 中国的产品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
D. 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A. 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B. 中美之间的经济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 中国的产品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
D. 中美两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