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政府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2010年达到1226亿元;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7356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2012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当得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更好惠及“三农”。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6分)
(2)请从国家财政作用角度,分析政府应该如何做好“三农”工作。(12分)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6分)
(2)请从国家财政作用角度,分析政府应该如何做好“三农”工作。(12分)
2.
材料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2分)
材料二: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个人、企业提出哪些要求?(8分)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2分)
材料二: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个人、企业提出哪些要求?(8分)
2.选择题- (共2题)
4.
2016年9月27日,首届“中国扶贫论坛”在甘肃省定西市召开,为定西精准脱贫建言献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甘肃定西区域分布图。
材料二: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间的温度在13℃至22℃最为适宜,雨量要求种期在15毫米以上,成熟期在130毫米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甘肃定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建设“中国马铃薯之乡”作为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