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2012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
请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请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
改革开放以来,低人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成本是中国经济竞争制胜的比较优势,竞相比拼优惠政策机构投资注定是地方政府的招商利器。由此,我们实现了“中国制造”的崛起,赢得了“世界工厂”的声誉。但这一格局不可能恒久不变,根据韩国等国的发展经验,低成本导向的加工贸易在一个地区的黄金发展周期,一般只有20年。如今,跨国公司的低端环节产能开始迁移转向更低成本的地区,高耗能、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制造”加快转型、再造优势迫在眉睫。
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制造”焕发新的风采。(8分)
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知识,谈谈如何让“中国制造”焕发新的风采。(8分)
2.图表题- (共1题)
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蓝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W市与全国三大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较
如图 :W市与全国单位产值能耗下降情况比较
注:W市地处西南,矿产资丰富,环境优美,文化遗产独特。
(1)分析如图和如图反映的问题。
(2)根据材料,请运用“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为W市发展生态文明型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如图:W市与全国三大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较

如图 :W市与全国单位产值能耗下降情况比较

注:W市地处西南,矿产资丰富,环境优美,文化遗产独特。
(1)分析如图和如图反映的问题。
(2)根据材料,请运用“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为W市发展生态文明型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3.选择题- (共7题)
4.单选题- (共5题)
11.
自2013年8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再度扩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范围扩至全国。“营改增”将二、三产业的抵扣链条打通,实现了由“道道征收、全额征税”向“环环抵扣,增值征税”转变。“营改增”改革的推进,有利于( )
①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 ②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③完善国家财税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④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
①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 ②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③完善国家财税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④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2.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①贷款利率下降 ②农业投资增加
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④农业贷款增加
①→④→②→③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①→④
①贷款利率下降 ②农业投资增加
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④农业贷款增加
①→④→②→③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②→③→①→④
13.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易于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发展。由此可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
①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②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是因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
①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②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是因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图表题:(1道)
选择题:(7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