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表题- (共1题)
1.
扩大内需的难点和重点在消费,潜力也在消费。我国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议: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
材料三:2014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该地政府充分利用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
(1)指出材料一中图1与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与问题。(6分)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说明我国重视消费对GDP贡献率的经济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拉动力。(8分)
(4)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当地政府采取的措施对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有何作用?(8分)
材料一:

材料二: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议: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就要在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上下功夫。
材料三:2014年我国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来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该地政府充分利用财政进一步增加对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的补贴,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
(1)指出材料一中图1与图2反映的经济信息与问题。(6分)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说明我国重视消费对GDP贡献率的经济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拉动力。(8分)
(4)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当地政府采取的措施对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有何作用?(8分)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2016年3月“两会蓝”失约,迎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是味道十足的黄色预警重度“京霾”,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3年以来,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破解“十面‘霾’伏”的状况,国家应采取措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多元化的大气环境监督体制;公众也应提高参与意识,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为政府献计献策。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公民应如何作为?
3.单选题- (共6题)
3.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大发展,我国以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依托,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包括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安居等。大数据不仅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智慧的数据服务,也帮助城市转型升级。我国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基于智慧城市()
①可以实现公共服务平均化,改善民生
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③有利于对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使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④可以根治交通、环境等社会问题,使城市运行更高效、绿色
①可以实现公共服务平均化,改善民生
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③有利于对资源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使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④可以根治交通、环境等社会问题,使城市运行更高效、绿色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4.
目前,中国正经历着三个重要拐点:一是以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开始消失为标志的刘易斯拐点;二是以人口抚养比的止降反升为标志的老龄化拐点;三是以中国内地城镇化率突破50%为标志的城镇化拐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城镇化将创造更多的需求 ②我国劳动力优势将发生变化
③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减小 ④我国将失去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①城镇化将创造更多的需求 ②我国劳动力优势将发生变化
③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减小 ④我国将失去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5.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过去的“国家管理”到今天的“国家治理”是一次伟大的变革。这意味着()
①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职能得到增强
②政府在国家治理中起主导作用
③人民群众也是国家治理的主体
④基层自治组织也是治理国家的政权主体
①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职能得到增强
②政府在国家治理中起主导作用
③人民群众也是国家治理的主体
④基层自治组织也是治理国家的政权主体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6.
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某市政府决定开展整治“庸懒散奢”的专项行动。市民丁女士就此致信政府,提出几条建议,其中恰当的有
①健全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②创新公民的监督形式,扩大公民监督权
③完善监督体系,邀请人大代表和新闻媒体监督政府工作
④切实履行监督人大、司法等机关工作的职责
①健全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②创新公民的监督形式,扩大公民监督权
③完善监督体系,邀请人大代表和新闻媒体监督政府工作
④切实履行监督人大、司法等机关工作的职责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7.
广场舞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一种形式,但巨大的音乐声响也给周围的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影响,进而引起强烈的不满甚至引发冲突。这告诉我们()
①没有限制的自由等于没有自由
②行使政治权利需要履行社会义务
③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④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①没有限制的自由等于没有自由
②行使政治权利需要履行社会义务
③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④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