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上海理工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选修政治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4867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5/11

1.图表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8-2012年我国改样经济发展图: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4分)
(2)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占GDP的比重接近十分之一,创造了3200多万个就业岗位;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海洋产业迅速崛起,传统海洋产业升级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三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为龙头的沿海经济区发展布局。
结合上述“三大特点”,谈谈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经济意义。(8分)
2.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增强。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战略支点。推进城镇化,应当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表明GDP统计指标有何意义?
(2)运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就业的知识推测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简要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10题)

3.
国家通过税收可以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还可以通过税收的征管工作,维护财政纪律。这表明税收是()
A. 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B. 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
C. 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D. 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4.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增加国有企业的发展基金
③增加个人可支配收入   ④奠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最近五年来我国GDP与财政收入增长情况一览表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财政收入(亿元)
51304
61317
68000
83080
破10万
GDP(亿元)
257306
300670
335353
397983
超40万
 
由图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B.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加的源泉
C.我国财政盈余逐年增加
D.财政有力地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
2012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这因为(  )
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②农业是物质资料生产最基本的部门
③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④农业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根本渠道
A.①②B.①C.②③D.③④
7.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发展现代农业()
①关键是增加农业的投入
②必须取消家庭承包经营搞合作规模生产
③必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④必须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
国务院强调2013年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立上述工作重心的根本目的是(  )
A.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国家产业结构布局更趋合理
B.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危机
C.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社会生产目的的落实奠定物质基础
D.增加社会财富以提升社会积累率
9.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主题是“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下列对科技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有(  )
①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  ④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
10.
上海市信息产业规模从2000年不到1000亿元增长到目前近8000亿元,家庭电脑拥有量、移动电话和固定宽带用户普及率等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上海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  )
①转变上海经济发展方式    ②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③刺激消费 ④推进上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③④
11.
2013年11月19日国土资源部通知要求严禁为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提供用地空间和配置矿产资源。国家遏制上述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B.巩固工业的主导地位
C.提高上述行业的经济效益D.淘汰传统的制造业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的是
A. 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B. 一国(或一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
C. 一国(或一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和
D. 一国(或一地区)三大产业劳动者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全部劳动成果

3.选择题(共1题)

13.

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差—{#blank#}1{#/blank#}   漂亮—{#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