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表题- (共1题)
1.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
材料一:20年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根据上表,运用《经济学常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知识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8分)
材料二:十年砥砺,十年奋进。回眸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党和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倡导生态文明。
2002-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2)分析上图显示的经济信息。(5分)
材料三: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 “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8分)
材料四:现代著名学者赫伯特·A·西蒙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4)辨析: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6分)
材料一:20年来,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根据上表,运用《经济学常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关知识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8分)
材料二:十年砥砺,十年奋进。回眸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党和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倡导生态文明。
2002-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

(2)分析上图显示的经济信息。(5分)
材料三: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 “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8分)
材料四:现代著名学者赫伯特·A·西蒙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的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
(4)辨析:人为的世界是主观的。(6分)
2.单选题- (共3题)
2.
回望十六大以来这10年的改革历程,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安排合计12286.6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约9倍以上。中央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的力度,有利于
①加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促进财政的收支平衡
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①加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促进财政的收支平衡
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3.
下列对个人所得税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①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每个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④莫言的作品报酬应按超额累进税率征税,所得越多,纳税越多
①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有重要作用
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③每个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④莫言的作品报酬应按超额累进税率征税,所得越多,纳税越多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③④ |
4.
2011年末,我国开始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试点。之所以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是因为增值税
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专业分工
③税源广且能有效征收
④能防止进货商品的偷税漏税行为
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专业分工
③税源广且能有效征收
④能防止进货商品的偷税漏税行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