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材料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已由短缺向过剩时代转变。以钢铁业为例,过去只要炼出钢,都能卖出厂,现在只有质量优,才能投资生产。包括工人工资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变贵”。据统计,中国工人的成本,2010年相当于美国的7%,估计2015年相当于美国的17%,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将消失。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企业的环境成本将内在化,靠牺牲环境的低环境成本道路已行不通。中国企业的这些传统优势正不断被削弱。
材料二:中国企业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从对1500家出口型企业的调查来看:1500家企业中出口国家和地区在20个以上的,从2007-2011年上升了9%,出口目的地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之外,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正不断增加;50%以上的企业非制造环节对企业总利润贡献达到31%(非制造环节包括了研发设计、产品销售、渠道等),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中国的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移;50%以上的企业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90%。2015年9月份,中国铁路国际(美国)有限公司与美国西部快线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建设经营美国西部快线高铁。“中国速度”已经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国装备的“走出去”,有效化解了我国产能过剩,带动了国内产业调整和发展。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企业的传统优势不断被削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如何通过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优化升级。
(3)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中国高铁的发展,请你为中国高铁的对外宣传写两条宣传标语。
材料二:中国企业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从对1500家出口型企业的调查来看:1500家企业中出口国家和地区在20个以上的,从2007-2011年上升了9%,出口目的地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之外,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正不断增加;50%以上的企业非制造环节对企业总利润贡献达到31%(非制造环节包括了研发设计、产品销售、渠道等),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中国的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移;50%以上的企业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90%。2015年9月份,中国铁路国际(美国)有限公司与美国西部快线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建设经营美国西部快线高铁。“中国速度”已经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国装备的“走出去”,有效化解了我国产能过剩,带动了国内产业调整和发展。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企业的传统优势不断被削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如何通过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促进经济优化升级。
(3)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中国高铁的发展,请你为中国高铁的对外宣传写两条宣传标语。
2.单选题- (共2题)
2.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这项包括中央预算投资在内的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宏大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上述材料说明
①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②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数量、方向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③国家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改变水资源利用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④国家通过财政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①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②国家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数量、方向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③国家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改变水资源利用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④国家通过财政对水资源的配置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