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表题- (共1题)
1.
材料一:“幸福感”、“满意度”是2011年全国“两会”上最振奋人心也最令人憧憬的词语。围绕这些话题,半月谈社情民意中心开展了对包括社会保障、医疗、社会管理、教育、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民生改善的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政府应如何提升居民的 “满意度”、“幸福感”。
满意度 | 社会保障 | 医疗 | 社会管理 | 教育 | 就业和收入分配 |
非常满意 | 30% | 32% | 37% | 30% | 23% |
比较满意 | 45% | 42% | 40% | 47% | 35% |
不满意 | 18% | 20% | 15% | 17% | 24% |
非常不满意 | 7% | 6% | 8% | 6% | 18% |
(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政府应如何提升居民的 “满意度”、“幸福感”。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
材料一:会议各方关于气候变化的博弈非常激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续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态度坚决;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表示不准备续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加拿大甚至于2011年12月12日退出了《京都议定书》;美国要求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承担强制减排责任。
对美国的要求,中国代表团予以回应:“你们讲大幅度率先减排,减了吗?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提供了吗?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要保护环境,该做的我们都做了,你们还没有做到,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提要求!”
在回答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是否会影响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的立场时,中方表示会始终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1)用政治生活有关外交政策的知识,对中国在德班会议上的态度和立场进行分析。
材料二: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关系到环境问题,也意味着对全球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都要进行革命性变革。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中国经济发展对煤炭依赖程度较高,中国温室气体将在2030年达到排放高峰。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06—2010年间,中国将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了近20%,“十二五”规划则首次明确提出了减排目标,发展低碳经济。
(2)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会议各方关于气候变化的博弈非常激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续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态度坚决;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表示不准备续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加拿大甚至于2011年12月12日退出了《京都议定书》;美国要求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承担强制减排责任。
对美国的要求,中国代表团予以回应:“你们讲大幅度率先减排,减了吗?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提供了吗?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要保护环境,该做的我们都做了,你们还没有做到,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提要求!”
在回答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是否会影响中国在全球气候谈判的立场时,中方表示会始终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1)用政治生活有关外交政策的知识,对中国在德班会议上的态度和立场进行分析。
材料二:应对气候变化不仅仅关系到环境问题,也意味着对全球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都要进行革命性变革。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中国经济发展对煤炭依赖程度较高,中国温室气体将在2030年达到排放高峰。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06—2010年间,中国将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了近20%,“十二五”规划则首次明确提出了减排目标,发展低碳经济。
(2)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3.单选题- (共2题)
3.
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此事一出,立刻引起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市场的强烈震动。在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世界范围内的股市指数大幅下跌。这一事件表明,经济全球化
①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②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③会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④意味着风险全球化,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①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②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③会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④意味着风险全球化,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