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最大亮点,践行包容性增长成为“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2014年“两会”上财政部在报告中指出,2014年国家财政预算收入125630亿元,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的保障。125630亿元财政收入让国民为之骄傲的同时,民众也希望带来更多实惠。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如何让125630亿元财政收入给民众带来更多实惠?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如何让125630亿元财政收入给民众带来更多实惠?
2.单选题- (共5题)
2.
我国加强对“交通扶贫”的投资支持力度,预计将有5100多亿元车购税用于“十二五”时期的“交通扶贫”,而到2020年,国家高速公路网将通达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没有“扶贫”特困地区就不能发展
③发展特困地区交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④发展交通事业是特困地区脱贫的根本途径
①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没有“扶贫”特困地区就不能发展
③发展特困地区交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④发展交通事业是特困地区脱贫的根本途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3.
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推动区域间的发展 |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
D.增加货币供应量,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
4.
2014年,贵州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在全省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以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从经济生活角度,这说明
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B.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保障 |
C.实现社会公平是我国工作的中心 |
D.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5.
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投资和市场需求明显不足。为此,我国采取的财政举措有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②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③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④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②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③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④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