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黑龙江七台河田家炳高级中学等高三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4736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截至2016年7月29日,全国已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从僵各地的发展情况来年地,财政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只主要抓手。在三大主要投资领域中,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21.1%。投资结构继续调整,民生投资力度加大。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卫生与社会工作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5.3%\69.3%。从GDP增速来看,各地区经济走势分化较为明显,重庆、贵州为代表的中西部省份明显快于东部沿海地区省份。
⑴结合材料,指出“基础投资和民生投资”所体现的财政作用。(6分)
⑵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中西部省份GDP增速快于东部沿海省份的主要原因。(8分)

2.单选题(共5题)

2.
2016年,我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建立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即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挂钩,苦建投资安排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完善初次分配,统筹城乡发展  
②能更好地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③目的是发挥市场对城镇化资源的有效调配
④是“协调、共享”发展理念的要求和体现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3.
信息时代,几条有限的线索,就足以勾勒出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和种碎片化的个人信息,如同地摊上的廉价商品,以几分钱的价格、几手的频繁交易,肆意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宏观调控角度看,为了抑制信息交易的野蛮生长,必须
A.提高居民安全意识,限制信息消费B.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C.保证政府以行政手段为主进行调节D.依靠网络平台经营者的道德自律
4.
“公地悲剧”理论认为,作为一种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其中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渡使用及至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油腻臭滑的街道、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等,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这一理论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是
①实现公地私有,明确财产所有权 ②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积极作用
③加强宏观调控,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④加强诚信建设,严格实施失信惩戒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排头兵”,去产能正进一步加速。目前,国资委制定了“僵尸”企业处置方案,并在央企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样做有利于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③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④淡化市场竞争,提高央企经济效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题文)西安市某社区成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水电气暖、维修、电话费、天然气费代收,车票、机票订购等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这种做法(  )
①创新了社区居民自治的服务模式 ②巩固了我国基层政权组织
③保障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④有利于推进和谐文明社区建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