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文艺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庸俗、低俗、媚俗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种种文艺怪象,正是文艺创作精神缺乏、灵魂缺失的表现。有灵魂,作品方能不朽,失魂丢魄只会使文艺变质变味。唯有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才能“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H省加大文艺精品创作财政投入力度,对列为省级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的作品给予重点支持。改革和完善有利于文艺繁荣发展的酬劳和奖励办法,对有卓著贡献的文艺工作者在职称评聘、工资晋级等方面予以倾斜。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有效释放文化消费潜力。依法管理文化市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依法保障优秀文艺产品的健康有序运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释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理由。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H省是怎样推动文艺发展的。
近年来,文艺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庸俗、低俗、媚俗作品“你方唱罢我登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种种文艺怪象,正是文艺创作精神缺乏、灵魂缺失的表现。有灵魂,作品方能不朽,失魂丢魄只会使文艺变质变味。唯有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才能“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H省加大文艺精品创作财政投入力度,对列为省级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的作品给予重点支持。改革和完善有利于文艺繁荣发展的酬劳和奖励办法,对有卓著贡献的文艺工作者在职称评聘、工资晋级等方面予以倾斜。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有效释放文化消费潜力。依法管理文化市场,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依法保障优秀文艺产品的健康有序运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释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理由。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H省是怎样推动文艺发展的。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19日,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编撰的《中国关键词》(第一辑)多语种版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进行了全球首发。《中国关键词》(第一辑)共有综合、党建、政治、经济、外交五个专题。其中“政治篇”“党 建篇”收录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等词条。“经济篇”收录了“全面深化改革”“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国制造2025”等词条。《中国关键词》用精炼的语言解释每个词语的产生背景、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等,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方式进行阐述,通过平面、网络和移动社交平台等多媒体、多渠道、多形态及时持续对外发布,以国际化的视野、新颖的表述方式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思想、中国政策和中国发展道路,吸引了海外媒体与读者的关注,成为更好地读懂中国的钥匙。
(1)当前我国正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全面深化改革”。运用经济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应如何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2)根据材料中的“党建篇”“政治篇”词条,评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状况。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关键词》是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的。
2016年10月19日,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研究院联合编撰的《中国关键词》(第一辑)多语种版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进行了全球首发。《中国关键词》(第一辑)共有综合、党建、政治、经济、外交五个专题。其中“政治篇”“党 建篇”收录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等词条。“经济篇”收录了“全面深化改革”“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中国制造2025”等词条。《中国关键词》用精炼的语言解释每个词语的产生背景、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等,以国外受众易于阅读和理解的方式进行阐述,通过平面、网络和移动社交平台等多媒体、多渠道、多形态及时持续对外发布,以国际化的视野、新颖的表述方式阐释中国理念,解读中国思想、中国政策和中国发展道路,吸引了海外媒体与读者的关注,成为更好地读懂中国的钥匙。
(1)当前我国正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全面深化改革”。运用经济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应如何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2)根据材料中的“党建篇”“政治篇”词条,评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状况。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关键词》是如何让世界读懂中国的。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其魅力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整合共享来挖掘其中的价值,不仅推动了政府决策机制的变革,也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一 大数据在公共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加速了决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借助民意调查、听证会等形式,政府与公民之间建立了双向信息流动机制;大数据卓越的数据获取能力及网络化获取方法,使研究者对公共政策方案的描述和评估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为丰富,使政策的参与机制更为精细化;大数据提供了国家与社会力量整合的有效工具,一个动态均衡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决策评估机制成为可能。
材料二 某企业运用大数据,预测经济形势、把握市场态势,提高决策效率。对消费者
反馈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找到服务体系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建立高效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率。通过产品研发大数据化,精准分析消费者需求,提高了产品研发质量和效率,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运用大数据进行公共决策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该企业的成功经验对企业利用大数据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启示。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其魅力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整合共享来挖掘其中的价值,不仅推动了政府决策机制的变革,也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一 大数据在公共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加速了决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借助民意调查、听证会等形式,政府与公民之间建立了双向信息流动机制;大数据卓越的数据获取能力及网络化获取方法,使研究者对公共政策方案的描述和评估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为丰富,使政策的参与机制更为精细化;大数据提供了国家与社会力量整合的有效工具,一个动态均衡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决策评估机制成为可能。
材料二 某企业运用大数据,预测经济形势、把握市场态势,提高决策效率。对消费者
反馈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找到服务体系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建立高效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率。通过产品研发大数据化,精准分析消费者需求,提高了产品研发质量和效率,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运用大数据进行公共决策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该企业的成功经验对企业利用大数据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启示。
2.单选题- (共6题)
4.
从1992年开始,我国税务系统每年定于4月份集中开展税收宣传,称为“税收宣传月”。2016年第25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聚焦营改增试点助力供给侧改革”。从这一“主题”中,我们可以看出
A.税收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
B.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 |
C.税收宣传有利于提升公民诚信纳税的意识 |
D.税收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
5.
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发展情况(部分)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我们可推出的结论有
①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②国家通过适度财政赤字扩大社会总供给
③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④经济持续发展是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从上表中我们可推出的结论有
①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②国家通过适度财政赤字扩大社会总供给
③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④经济持续发展是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6.
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截至2016年9月底,钢铁、煤炭两个行业退出产能均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以上,部分地区和中央企业已经提前完成全年过剩产能退出任务。这意味着
①钢铁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加快
②钢铁煤炭关联行业成本下降
③钢铁煤炭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④钢铁煤炭企业生产效率提升
①钢铁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加快
②钢铁煤炭关联行业成本下降
③钢铁煤炭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④钢铁煤炭企业生产效率提升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7.
“让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获得保障既是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国家的根本任务。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党和政府一定会继续努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生活改善、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这一要求是基于( )
①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③平等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
④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应有之义
①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③平等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
④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应有之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8.
某县以建设村民议事厅为抓手,把农村议事规范为“提’’‘‘听”“审’’‘‘议”“决”等程序,推行“一事一议”,实现“还权于民”,破解了多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局。由此可见
①公民参与基层政府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
②发展基层民主能有效地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③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
④村民要积极行使参与基层民主协商的政治义务
①公民参与基层政府管理是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
②发展基层民主能有效地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③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
④村民要积极行使参与基层民主协商的政治义务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