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复习材料题训练二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46859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7/6

1.图表题(共1题)

1.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实施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地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是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材料一

材料二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求: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落实“三权分置”要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要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不论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要依法维护经营主体从事农业生产所需的各项权利,使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合理的利用,经营主体有权使用流转土地自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并获得相应收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落实“三权分置”的理由。

2.材料分析题(共4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需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优化结构中实现转型升级、良性循环,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材料一  长期以来,W市税收、土地、资源、价格等政策机制侧重于鼓励工业发展,且金融、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发展还面临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导致该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面对经济持续下滑的现状,该市没有再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是通过简政放权,取消或下放多项行政审批项目,探索设立自由贸易区,鼓励创新创业,激发市场内生活力等手段,不断优化配置服务业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矫正服务业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在逆境中实现了服务业的快速增长,进而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二 为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W市市委组织专班分赴全市各地展开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市委认真听取了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广大群众的意见,深化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W市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意义,并说明该市是如何通过优化服务业生产要素配置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该市市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强化战略支撑作用,陕西省制定并发布“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行动计划。
材料一 构建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加强高铁网建设,统筹建设大西安轨道交通和关中城际铁路。支持西安申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西安高新区等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推动中俄丝路创新园、中意航空谷等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推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工作。简化境外投资手续,简化企事业、科研单位人员赴丝路沿线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开展商务活动审批手续,放活市场。
材料二 构建科技旅游文化教育中心,搭建人文交流平台。与沿线国家建立双边、多边教育合作机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文化研究交流中心,争取上海合作组织大学落户陕西。积极落实《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备忘录》,打造以“汉风古韵”为主题的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旅游区。举办思路沿线国家青年领袖圆桌会议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周等活动。与丝绸沿线国家建设以培养外语类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实践基地,依托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设立“一带一路”大数据研究中心。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陕西省这样做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说明陕西省的举措是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的。
4.
材料一: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安徽既是中部内陆,又是开放前沿,今天的安徽,沿江通海、居中靠东。承南接北,已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在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格局中,历史性的站在最前沿。
优化营商环境,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安徽营商环境竞争指数为7.37,评价等级为良好。目前,已有73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皖投资了121家企业。
融入国家战略,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目前安徽在海外胜利的企业已有700多家。2016年,皖企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境外企业27家,同比增长I3%。海螺水泥、中鼎股份、省外经建、安徽建工、奇瑞汽车等逐渐成为一流的国际化企业。
推进“优进优出”,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安徽省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今年前2个月,高新产品出口增速较快,累计出口8.1亿美元,同比增长14.8%。
材料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但是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继续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过去的一年,安徽省“十三五”脱贫攻坚把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重要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安徽省实行建档立卡的贫困国家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集中更多财力,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用知识改变孩子的命运;全力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软硬件,统筹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多聚焦贫困地区;健全工作机制,在监督检查上执行高标准,把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党委、政府的考核体系,加强绩效评价,强化责任追究。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安徽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举措的科学性。
(2)运用政治生活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安徽省政府在教育扶贫中是如何履职的。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共享经济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已经进入市场化运营阶段。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共享经济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3.65万亿元,共享经济的提供服务者约5 000万人,保守估计参与共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超过5亿。业内预计,未来5年我国共享经济增长年均将在40%左右,到2020年市场规模或将占我国GDP的10%以上。资源的闲置与分配不均是共享经济兴起的根本原因。充分调动分散的闲置资源、集中解决现有市场难以消化的巨大需求,成为一块值得挖掘的大金矿。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则是共享经济得以发展的现实因素。互联网平台将分散的供给与需求统一对接,降低了交易成本,让各类服务更加便宜、便捷。
材料二:共享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任经济,当前社会信用环境不够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另外,资源共享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比较淡漠,共享经济涉及的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一直是被社会关注的热点;公民参与共享经济发展的责任意识不强;相关法律的调整跟不上其发展速度,传统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在共享经济面前也难以实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支持共享经济发展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有关公民和人大的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实现共享经济的健康发展。

3.辨析题(共1题)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2016年9月11日-14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被赋予推动中国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使命。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童道驰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更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相互支持。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可促进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实现,促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设,对世界经济增长将做出重要贡献。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年来,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长到4722亿美元,增长近60倍,年均增长率18.5%。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重要投资来源地,也是中国在国外投资的第一大市场。中国企业在东盟8个国家设立了26个具有境外经贸合作区性质的项目,引入超过300家中资企业入区,已累计投资17.7亿美元,实现产值90. 2亿美元,成为中国—东盟互利合作的新高地。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理由。假如你是一名企业经营者,如何利用“打造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契机发展自身?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政治学依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辨析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