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两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4683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

1.图表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不断出台各项农业政策和措施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材料一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一是有效供给跟不上,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现象没有得到明显改观,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二是绿色生产跟不上,不合理的供给结构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三是新的动能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有所减弱。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上述问题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材料二 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1982年
中国共产党共产党第一个关于农村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6年
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将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分开。
2002年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2011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开展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运行情况的执法检查。
2016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依法推行“三权分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在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一  图为2012 - 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

注:从2012年到2016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3%增长至56%,发达国家已达70%-80%;现阶段,我国普通农产品不缺,部分品种供大于求,但是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不足。
材料二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行“三权分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材料三  精准“绣花”,脱贫攻坚。某贫困村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拟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提出方案,经过公示完善,提交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全村干群同心戮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揭示材料一中图表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谋划策。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一谈村民怎样通过有效参与村务管理实现当家作主。

2.单选题(共7题)

3.
2017年我们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赤字拟安排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我国扩大财政赤字规模以促进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是:
①消费需求增加,内需扩大
②企业扩大生产,就业扩大
③劳动者收入增加,购卖力提高
④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的需求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③一②一①一④
C.④一①一③一②
D.④一②一③一①
4.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我国将适度扩大支出规模,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合理安排收入预算、全面盘活存量资金,确保财政支出强度不减且实际支出规模扩大。增加的支出,主要用于保障重点领域开支需要。这说明我国
①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促进社会总需求增长
②运用货币政策浞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③努力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柱作用
④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题文)过去一年,我国实体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攀升,同时还面临产能过剩、资本脱实向虚等压力。振兴实体经济成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振兴实体经济需要
①管控好金融风险,保障企业投资回报率
②减轻实体经济税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③鼓励资本“脱虚向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④降低虚拟经济规模,加快经济结构转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食盐专营制度,但从2017年1月1日开始,国家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允许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以自主品牌开展跨区域经营。放开食盐价格有利于
①生产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食盐品种,扩大食盐消费量
②打破企业对食盐的垄断经营,引入竞争机制,激发行业活力
③促使食盐企业转型升级,注重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④避免政府干预食盐产销,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提出,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增加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标准供给。提高标准供给能力和水平,推动主要消费品标准由跟随者向创新者、领跑者转变。实施该举措意在
①改善消费环境,助推消费升级
②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
③促使我国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④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消费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2016年12月6日,某市公布<关于依法厘清社区居民委员会职责提升为民服务效能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指出,凡属基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乡镇)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居民委员会,不得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向社区居委会派任务、下指标。这一举措旨在
①减少社区承担的行政性事务,突显社区组织自治功能
②撤销社区的行政建制,回归社区自治本位
③促进政府依法履职,做到不缺位、不错位
④明晰政府与社区的职责,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
2035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逐渐减少养老对家庭的依赖,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措施。从个人角度来看,就“如何促进社会化养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大代表认真行使提案权、决定权,促进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②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等途径参与决策,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③政协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④共产党员进社区宣传社会化养老的方针政策,推进政策新规的贯彻落实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