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政治适应性考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464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注。面对当前的环境污染,一地或一人很难“独善其身”。政府、企业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每个公民也要行动起来,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

材料二“去产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而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是“去产能”的“牛鼻子”。“僵尸企业”的危害性主要有: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资源,导致资源无法向更高的部门流动,市场作用发挥不了,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加重行业产能过剩、恶化产业结构,阻碍了新产业的培育成长;抢占了其他健康企业的资源与机会,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往往背负大量负债,不具备偿债能力,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和风险增加。

(1)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的知识,分析说明怎样才能让我们拥有“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清理处置“僵尸企业”的积极作用。

2.单选题(共8题)

2.
2016年至2017年中央财政在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如下: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出
 
2016年支出(亿元)
2017年支出预算增长(%)
教育
1447.85
5
社会保障和就业
890.58
11.4
住房保障
431.97
7.7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
91.16
50.3
 
①2017年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预算最大
②这两年教育支出大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③这两年来国家财政大幅度向改善民生倾斜
④国家财政发挥了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
下图为宏观经济周期四个不同阶段的表现情况。通常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A-B阶段消费需求量下降,企业营利降低
②B-C阶段失业率增大,适宜减少财政支出
③C-D阶段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量
④D-E阶段需扩大财政赤字,降低贷款利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
从“大头娃娃”到“三鹿事件”,再到“地沟油”、“毒豆芽”等,人民群众对“毒食品”痛恨至极。而一些“黑心”商人、不法之徒为了牟一己之利,置人民利益于不顾,造假制假、销售“问题食品”,让人民群众遭受人身、财产重大损失。“毒食品”事件的发生
A.表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表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C.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D.表明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5.
自2016年12月5日起,漳州市质监局开展为期50天的电梯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查封、必要时约谈主要负责人等方式,确保全市电梯运行安全这项行动
①是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调控经济
②是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士控经济
③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④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和完善市场机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摘下穷帽子,过上好日子。”我国将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有效举措,在未来5年实现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是( )
①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的体现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③为了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此,应该
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代传统制造业
②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③政府主导,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
④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认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结合材料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
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完全成功
④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如今距离这一目标的实现仅剩2年时间。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要求是
A.政府主导就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
C.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D.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并轨,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
9.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
①展现了中国发展区域合作共赢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②有利于中国实现主导世界市场、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的目的
③有利于平衡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高各国经济运行效率
④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与和平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