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2016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总量为15676.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2.11%,连续3年超过2%。已接近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2.40%的平均水平。但利用效率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
材料二国务院提出,要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坚持需求导向,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鼓励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让科技成果,成果转移收入全部留归单位,主要用于奖励科技人员和开展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切实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财政投入,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国家是怎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要积极形成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沙患变成沙利,风沙变成风景,黄沙变成黄金”。库布其治沙,探索出一条“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鄂尔多斯市大胆改革,先行先试,率先实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政策,激发了社会各界巨大的治沙动力。在亿利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已有80多家企业推动沙漠产业蓬勃发展,促进治沙技术推陈出新,开发了微创气流法植树、甘草平移、飞播造林术等343项治沙科技创新成果,推动防沙治沙澎湃发展。沙漠生态产业链,让当地农牧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7种新身份,农牧民成为库布其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几十年来,库布其治沙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超过10万人。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库布其治沙模式给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2.单选题- (共6题)
甲:推动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乙:研发推广农产品保鲜技术和深加工技术
丙:扩大种植面积,以规模优势降低种植成本
丁:挖掘交通运输潜力,助力农产品远程销售
A.甲丙 |
B.甲丁 |
C.乙丙 |
D.乙丁 |
①网店经营者公平竞争,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②规范网购市场秩序,保护网购者的合法权益
③网店经营者提高信誉,获得更多的用户支持
④网店经营者调整经营战略,扩大产品销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竞争性领域价格基本放开→完善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②政府对公共事业等环节定价→提高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扩大公共服务规模
③健全政府价格调控机制→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
④推进价格监管和反垄断工作→形成良好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加快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
②强化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③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能过剩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提高宗教界人士的科学文化修养进而使其放弃宗教信仰
②宗教界人士要对宗教教义做出与辩证唯物主义一致的解释
③进一步创造条件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
④共同发展是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基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