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美澳学校2018届高三时政热点材料主观题训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46391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营商环境直接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无论从发达经济体的市场经验看,还是从我国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地方实践看,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已成为当前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设良好的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材料二  M省从破解制约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入手,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如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压缩负面清单事项,最大限度放宽社会资本进入领域;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税费水平;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大价格和反垄断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力度……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M省这些举措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
材料一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行政审批手段仍然繁琐,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存在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准入的不公平都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产权纠纷案件不断上升、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民营企业的转型发展与技术升级;大多数民营企业以家族为主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缺少制衡和监督;部分民营企业主缺乏诚信意识及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也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造法治经济,对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作用重大。
材料二  2017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改善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就如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推动改善营商环境进行工作部署,从市场主体、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市场退出、信用建设五个环节提出22项意见。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打造法治经济对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在改善营商环境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以及能够发挥这样作用的原因。
3.
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等重大政治论断,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
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要性,并就解决该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