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主观题测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45570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4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指出(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 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 农业农村现代化。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实施产业扶贫要遵 照市场规律,遵照自然规律,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挥当地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扶贫产业培育需要一个过 程,避免产业发展一哄而起,克服同质化现象,要根据当地自然禀赋、自然条件及市场状况,合理确定产 业发展方向,产业扶贫内容,做到长短结合,既考虑当前增收,更应考虑长效增收机制,拉长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民对接融合,向贫困户提供全产 业链服务.增加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新动能。
材料二 静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平凉市,曾因干旱贫穷苦甲天下。该县从实际出发,经过三十多年不懈努力,使苹果产业成为其农村的优势产业,贫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近几年,静宁苹果发展面积已稳定在100万亩,红富士苹果占到栽培面积的98%以上,大多为晚熟品种,导致成熟期过分集中,销售期的压力过大。静宁苹果贸易出口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既缺乏国际竞争力,也不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在静宁周边天水、陕西等苹果销售市场上屡屡出现冒用“静宁苹果”品牌的现象,静宁苹果形象受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静宁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产业扶贫为什么能增加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新动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从种植户和政府两个角度为静宁县苹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对策。
2.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 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纵观 30 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每一个阶段都是由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开启的。这些理论创新和突 破成为推进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可以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理论突破与实践探索互动的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论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道路》(上)
(1)依据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自 1978 年以来改革开放的 30 年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阶 段都是由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开启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乡村旅游业也迅速发展。现代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绿色 的旅游模式,通常是指以田园风光、农庄农场以及乡村民俗文化为主题的观光、休闲及体验式的旅游活动。
(2) 简述我国发展现代乡村旅游业对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优化、规模稳居世界前列……中国开放取得亮眼 的成果,也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 间,中国逐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演变,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研发基地,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智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优 质的国际资本也开始与中国一道共同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继续增添动力。大量的中国产品、中国企业 成功地走向了世界舞台,中国更是成功地融入了世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决心坚定,未来还将进一步 拓宽开放范围和层次,完善开放结构布局筘机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改变了中国, 开放的中国也在真诚地拥抱世界。展望未来,全面开放必将让中国在寻求自身发展和探索全球治理上迈出 新的步伐。
(3)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中国融入世界的经济意义。
3.
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把由质检、工商和食药监 部门分段监管调整为由食药监部门统一监管。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于 2015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这部法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
修订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要求更严,从生产源头到消费者各个环节建立食品安全 全程追溯制度,解决了原食品安全标准不清、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不明、监管处罚制度混乱、处罚力度不 够等问题。新法通过严厉有效的监管,让不合格的产品退出市场,引导企业摒弃依靠监管漏洞获得生存空 间的侥幸心理,倒逼企业重视食品安全的文化,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将食品安全责任转换成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
材料二   法治指数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2012 年,中国法治指数 排名为 87 名。2014 年全球法治指数丹麦以 0.93 分位居第一,中国以 0.45 分排名 76。 提高法治指数,建设法治经济,必须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 经济理念。法治,让 交易更顺畅,让“无形之手”更稳健,在公平竞争中,各种要素才会在利益驱动下 竞相涌动、良性共赢;法治,让信用更扎实,过去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商业贿赂、欺诈,都为法治所不容; 法治也瞄准政府,把“有形之手”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有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 更好的市场经济。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食品安全法实行更严的管理的经济生活依据。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提高法治指数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积极意义。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分享经济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业态,其主要强调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相对分离,倡导共享利用,集约发展、灵活创新的理念;依托互联网技术,分享经济能够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弹性匹配,实现动态及时、精准高效的供需对接;强调消费使用与生产服务的深度融合,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发展模式。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总人数达6亿人,其中分享经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6000万人。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分享经济仍将保持年均40%左右的增速。另外,分享经济还呈现出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重塑就业形态、平台企业走向全球化布局和生态化扩张、包容性监管与协同治理模式形成等发展趋势。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分享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变人们生活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企业应如何跟随分享经济的步伐加快自身发展?
5.
工业遗存是一个城市的财富。
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
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中路,即将成为一个带有工业产业记忆的地名。2005年,某家具厂从四环迁到西三旗,六个独栋厂房、七八米高的房梁、随处堆积的木块、轰隆隆的生产线、大汗淋漓的工人……这些零散的片段构成了家具厂曾经繁忙的场景。
如今,为了顺应北京城市功能定位,用好海淀区科技优势,西三旗街道正在经历着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区政府发言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西三旗街道围绕产业发展的全新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了以发展1个重点产业(智能制造),培育6个特色产业领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硬件、未来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完善作为支撑的1个科技服务业配套产业为核心的“1+6+1”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中关村智造基地,不断夯实西三旗地区在中关村科学城中的分量。
随着优质项目的落地以及科技园区的建设,西三旗可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人才。街道将进一步协助各园区在人才引进、配套公租房等方面积极争取普惠政策,为西三旗的科技创新招才引智,实现地区人口由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换。
通过对拆除后的用地整理再利用,西三旗地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环境,完善配套建设。近年来建成道路6条,在建道路4条,初步形成“十横七纵”的交通路网;建成1所医院、3所养老院、1所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完成了3所小学改扩建;利用拆违后的空间新增及提升改造绿地11.3公顷,建成8个社区公园。
发布会上,媒体记者纷纷就此话题进行提问。
某报社记者:西三旗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
发言人:① 
某电视台记者:政府将如何进一步推进这一工作?
发言人:②
(1)假如你是发言人,你将如何回答两位记者的提问?依据《经济生活》的知识补充①。依据《政治生活》的知识补充②。
百年老厂华丽变身
“二七厂”是北京二七机车厂的简称。这座百年老厂将在2018年正式启动改造转型。
二七厂的历史可追溯到1897年比利时人修建的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工厂被义和团烧毁后,于1901年重新建立为长辛店铁路机厂,属京汉铁路局管辖。这里是举世闻名的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的策源地之一。
在二七厂的厂区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交错,堪称中国铁路制造的“活历史”。有多栋建于百年前的小洋楼,带着浓厚的欧式建筑特点。当年这里住着外国工程师,后来这里是二七厂的办公场所。
如今,这座百年老厂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于公而言,企业要配合首都的发展;于私而言,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不断转型升级。但原有的设备条件已经无法支撑二七厂的这次转变。
停产之后,老厂房该如何处理?难道要就此沉寂?
有人认为可以在二七厂原址修建博物馆,纪念那段百年历史。也有人认为应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搞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你认为二七厂更适合建成“二七”博物馆还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理由。
二产变三产,黑色变彩色
“二产变三产,黑色变彩色”,这个乍听起来如同谜语一样的说法,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潮流。
曾经人去楼空的生产厂房,如今在文化创意中焕发新生,创意开发、艺术设计、文玩字画等企业入驻产业园;废旧矿井,经过设计改造成为矿山公园,“铁路自行车”的创新应用,让市民和游客有了休闲好去处……工业时代的烟囱、厂房,信息时代的产业园、博物馆,经过创造性规划和保护性开发,就这样跨越时空、勾连一体,重焕光彩的同时,也给公众提供了新的精神栖息地。
工业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是它所蕴含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技术价值。老厂房、老矿井,记录了民族工业的艰辛创业史,不仅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更是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奋斗见证。街区规划如何激活“放错位置的财富”,城市建设如何体现历史文韵?唤醒老旧厂房的文化魅力,帮助工业遗存“起死回生”,正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动力。
(3)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激活“放错位置的财富”,帮助工业遗存“起死回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