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福建龙岩市初级中学初二上第一次阶段测试生物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4514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4/10/18

1.综合题(共4题)

1.
(8分)(1)如下图: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 、[  ]  、[   ]  。③和⑤上覆盖着[   ]  ,②内有   ,减少了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加了关节的  性。
(2)请举出人体的两处关节(写对1 个给1分)      
2.
(9分)请根据左图回答以下问题:

(1)当伸肘时,处于舒张状态的是[   ]   
(2)当你直臂提重物时,②处于 状态。
(3)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  三部分共同完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____________的协调和控制。当骨骼肌受到_________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所附着的________绕着____________运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3.
(4分)左图为哺乳动物的长骨,长骨的基本结构为[   ] 、骨质和 [   ] 组成。哺乳动物的长骨中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是    ,它位于长骨结构中的[  ]   内。
4.
(5分)试据下面的报道分析回答问题。
印度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仔的母狼,疯狂撞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院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中的婴儿受到惊吓而大声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便跃窗进屋┅┅闻讯赶回家的主人,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遁进了山林。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食人烟,只会嚎叫,追随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
(1)母狼哺育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行为的发生看是 行为,从行为的功能上看是 行为,这一行为的产生与母狼体内的激素调节有直接关系。
(2)“狼孩“的表现说明了正常人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借助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建立起来的 行为;该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3)       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2.单选题(共10题)

5.
人体骨能够长粗的原因是(   )
A.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具有分裂能力B.骨髓内的成骨细胞具有分裂能力
C.骨质内的成骨细胞具有分裂能力D.骺端的软骨层具有分裂能力
6.
下列骨与骨之间的连结最牢固的是(  )
A.颅骨之间连结B.上肢骨之间连结C.椎骨之间连结D.趾骨之间连结
7.
成年人身体不再长高的原因是(  )
A.年龄大,骨的成分发生变化B.红骨髓变成黄骨髓
C.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不再分裂D.骺端的软骨层骨化成骨
8.
根据形态, 腕骨、肱骨、椎骨、肋骨分别属于(   )
A.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B.短骨、长骨、扁骨、不规则骨
C.短骨、长骨、不规则骨、扁骨D.长骨、长骨、扁骨、不规则骨
9.
人体具有(   )块骨。
A.600多B.206C.208D.602
10.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捉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这种现象说明( )
A.动物界的动物都能各平相处,互相帮助
B.鱼和鸟亲缘关系非常近
C.母鸟的同情心很强,对其他小动物很关心
D.鸟的育雏行为属于一种本能
1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为
B.动物的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
C.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D.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共同协调完成
12.
动物的行为是指( )
A.动物的运动B.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C.动物的呼吸D.动物血液的流动
13.
棕熊按其食性与以下哪种动物相类似(  )
A.鹿B.狮子C.人D.兔子
14.
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水域中的我国珍稀哺乳动物是(  )
A.白鳍豚B.扬子鳄C.中华鲟D.白鲟

3.选择题(共13题)

15.请根据如图的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6.在人体下列各组器官中,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的一组是(    )
17.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8.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19.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0.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2.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blank#}1{#/blank#},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脑和{#blank#}2{#/blank#}。
23.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24.肺结核杆菌随空气进入肺部的正确顺序是(    )

①鼻腔    ②支气管    ③喉    ④咽    ⑤气管

25.若图表示水稻叶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者相比,都含有的结构是(     )
26.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  )
27.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  )

4.填空题(共2题)

28.
(8分)根据“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实验,(1)鉴定骨内含有无机物,实验Ⅰ组把骨进行_________,剩余的物质是_________,它使骨具有__________的特性;(2)实验Ⅱ组中,把鱼肋骨浸泡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_,这种物质的特性是_________;(3)经科学测定,青少年的骨中___________成分多于________(填几分之几),使骨硬度减小,易_______,因此要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29.
为了探究昆虫都有趋光性,在确定研究课题前,
(1)首先应该(_____)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D.进行实验
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任选1种昆虫,如鼠妇、蚂蚁、家蝇等。设计检验这些昆虫是否有趋光性的实验。
(2)以下是某小组的实验方案:
a.捕抓5只的蚂蚁;
b.把蚂蚁放入一个黑色的纸盒(纸盒的一侧有一小洞口);
c.把纸盒放入一黑暗的环境,并使小洞口一侧朝向光源;d.观察蚂蚁的行为并记录,重复数次,然后分析并得出结论。
请你指出该组同学的实验方案的两个不足之处: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课题用了什么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