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析题- (共1题)
2018年是我国村委会换届选举之年。在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的选举中,出现了下列言论:
村民甲:候选人与我没什么关系,选谁都一样。
村民乙;候选人老张虽然与我非亲非故,但他为人正直,不谋私利,能带领乡亲们致富。我要投他一票。
运用“民主选举”的知识,对村民甲和村民乙的想法分别加以评析。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法治政府设。
材料一:2018年,各地方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暑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上积极探索、主动作为。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就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有关事项提出明确要求。
材料二:决策是行政权力运行的起点,规范决策行为特别是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从决策公示到专家、学者进行分析论证,从网络论坛到微信、博客,开放式决策为公民开辟了形式多样、立体多元的参与途径。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保证了决策符合我国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义。(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是怎样决策的
2019年3月4日,《求是》载文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
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发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协调推动制定专门的疫苗管理法,及时安排审议法律草案,创造了立法的“特快”速度。健全完善立法调研、论证、评估、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等制度,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广泛凝聚立法共识。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宽联系渠道、丰富联系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3.单选题- (共23题)
①创新监管方式
②保障人民健康
③加强社会建设
④维护社会秩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人民法院的工作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②某村召开村民大会,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
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大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③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④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协调内部矛盾
②保卫国家主权
③维护社会治安
④保障人民民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应将发展教育的职能归还给学校
②要不断提升服务教育的能力
③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④应不断减少管理职能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我国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②政府着力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
③政府切实加强市场监管
④政府切实做到便民利民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王某到中国农业银行办理储蓄业务
②赵某到派出所为刚出生的儿子登记户口
③居民委员会管理居民公益事业
④李某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新店登记注册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
②整合行政资源,提高管理水平
③提高干部素质,降低行政成本
④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公正司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如实向当地信访部门反映情况
②威胁恐吓拆迁部门相关人员
③依法要求新闻媒体进行审理
④依法要求政府作出行政裁决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不受监督的权力会导致腐败
②消除特权思想需要有效监督权力
③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④权力接受监督是做好工作的内在要求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
B.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C.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
D.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
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②确保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③不断改善公共管理
④充分维护自身利益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行为准则
②形成良好的遵守和服从规则的意识
③先履行义务,后行使权利
④在维护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利益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
②表明公民的政治权利受到国家保护
③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体现了公民平等地享有基本民主权利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的影响 |
B.与公民的民主意识、政治参与能力有关 |
C.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
D.应调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 B.专家咨询制度 |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 D.社会听证制度 |
①增加村(居)民的政治权利
②改变村(居)民自治的主体
③激发城乡社会活力
④发挥村(居)民在自我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参与居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
②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
③在网上发布居委会成员的家庭情况
④定期向居民委员会汇报工作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组织学生围堵教育局大门,要求取消补课
②向街道反映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
③向教育部门反映留守儿童问题
④通过微博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①是人大行使质询权的内在要求
②是政府接受常委会领导的表现
③能促使相关政府部门改进工作
④有助于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②造福人民,服务社会
③淡泊明志,放弃私利
④关注民生,体察民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参与社会管理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②世界上没有超阶级的民主
③人民拥有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
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
【1】题量占比
辨析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