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表题- (共1题)
1.
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增强。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战略支点。推进城镇化,应当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表明GDP统计指标有何意义?
(2)运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就业的知识推测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简要说明理由。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表明GDP统计指标有何意义?
(2)运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就业的知识推测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简要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1题)
2.
2014年11月23日,中央财政紧急拨付四川康定地震灾区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5000万元,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及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中央拨款救灾资金
A.属于生活消费基金 | B.属于社会生产基金 |
C.属于财政盈余 | D.属于社会积累基金 |
3.
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线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较低。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
B.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
C.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起着组织、联结、整合作用 |
D.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
4.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以下对这一要求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又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
②要使工业化过程成为造福于全体人民的过程,就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③要不断增加就业,使更多的人成为工业化道路上的创造者和受益者
④要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①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同时又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
②要使工业化过程成为造福于全体人民的过程,就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③要不断增加就业,使更多的人成为工业化道路上的创造者和受益者
④要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
5.
近日,上海市领导韩正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与GDP数据相比,现在他更为关心环境数据,“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空气质量数据,晚上睡觉前也一定要看一下。”这折射出
A.GDP数据已不能反映出上海的经济实力 |
B.上海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
C.GDP的增长必然会导致上海环境的恶化 |
D.环境质量是上海居民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
6.
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正在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正在谋求的产业格局是
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服务业全面发展为支撑,推进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
B.以服务业全面发展为先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推进基础产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
C.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先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推进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
D.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推进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
7.
从一般历史过程看,产业结构变化、科技进步、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产业结构变化导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导致科技进步 |
B.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产业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科技进步 |
C.科技进步导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 |
D.科技进步导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产业结构优化 |
8.
最近,国内航空也在减少碳排放量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首次生物燃料验证飞行成功完成。此次试飞采用50%麻风树油与50%现有燃油相混合的燃油进行。这体现了
A.我国坚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 B.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 |
C.我国已经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D.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9.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种“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
A.将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质量,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
B.将逐步转向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为主,便于统一市场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C.将会逐步摆脱对国际出口市场的依赖,主要依靠国内消费和投资拉动增长 |
D.将会使我国逐步丧失人力资源的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断下降 |
10.
当前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各种创新层出不穷。预计到201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4.5万亿元,占GDP的7.4%,对GDP增长贡献率在20%以上。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 )
A.提高我国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 | B.调整经济结构,带动新兴产业成长 |
C.巩固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 D.用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 |
11.
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下列选项的序号从图中的M开始,按所示方向,正确的反映了这种变化的顺序的是

①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②大批高新技术的崛起
③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④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

①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②大批高新技术的崛起
③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④高新技术被广泛应用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③②①④ | D.④②③① |
12.
近年来我国GDP总量及三大产业比重如下表(单位:亿元,占比%)
根据上述图表数据可以推测,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亮点是我国
年份 | 2011 | 2012 | 2013 | |||
GDP总量 | 471564 | 519470 | 568845 | |||
| 其中 | 占比 | 其中 | 占比 | 其中 | 占比 |
第一产业 | 47712 | 10.1 | 52374 | 10.1 | 56957 | 10.0 |
第二产业 | 220592 | 46.8 | 235162 | 45.3 | 249684 | 43.9 |
第三产业 | 203260 | 43.1 | 231934 | 44.6 | 262204 | 46.1 |
根据上述图表数据可以推测,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大亮点是我国
A.经济实力逐年增强,人民富裕程度进一步提高 |
B.农业的基础地位日益巩固,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
C.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得到增强,市场规模和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
D.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强有力的支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