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表题- (共1题)
2011年中国与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情况对比表(部分)
国家 | 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 |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 |
中国 | 40% | 1.7% | 5% |
创新型国家 | 约70% | 约2%,韩国髙达3.1% | 约12% |
注:中国在2001年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为20%。
(1)概括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谈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6分)
2.单选题- (共7题)
A. 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
B.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 税收具有强制性特征
D.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
①中央代理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用于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等
②我国进一步提高机电、钢铁制品等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③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④通过整合,中央企业户数由196家减少到现有的155家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以人为本 | B.全面协调可持续 | C.统筹兼顾 | D.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
A.市场全球化 | B.资本全球化 |
C.贸易全球化 | D.生产全球化 |
A.自由贸易原则 | B.非歧视原则 |
C.公平竞争原则 | D.透明度原则 |
3.选择题- (共6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
冯骥才
文化自觉是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文明的意义和必不可少。然而,对于知识界来说,只有自觉还不够,还要有先觉,即文化的先觉。知识分子的性质之一就是前瞻性和先觉性。在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中,最先自觉的应是知识分子。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
文化先觉是指知识分子要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沿,关切整个文化的现状、问题与走向,敏锐地觉察到社会进程中崭露出来的富于积极和进步意义的文化潮头,或是负面的倾向。当然,不只是发现它、提出它、判定它,还要推动它或纠正它,一句话——承担它,主动而积极地去引领文化的走向。
文化先觉首先来自于知识分子的文化责任。一个时代如果没有一批富于文化良心、淡薄功利的知识分子,没有他们的瞠目明察、苦苦思辨与敢于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化就会陷入混沌与迷茫之中。就像“五四”时期那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给那个困扰纠结的时代注入了进步与光明的力量。
知识分子要首先成为这种先觉的思想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修正自己、判定自己和验证自己,而不是坐而论道,指点江山,与现实风马牛不相及。任何有价值的思想都是大地里开出的花,而真正美丽的花除去美丽,还要结成种子,回落在大地里,开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来。
先觉者都应是先行者。文化先觉不是一种觉察,而是一种思想。它由广泛的形而下的文化观察与体验中,发现到时代性的新走向新问题,通过形而上的思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思想意义的新认识。这种先觉不一定都在国家民族文化层面上,也有生活、城市、习俗乃至审美等不同的文化层面与方面。关键是要对它保持锲而不舍地守望与关切。先觉又是一种境界一种状态;这种境界和状态产生于具有高度文化责任和知识精神的知识界。
当然,文化的先觉还要来自广阔的文化视野。没有对文化的博知与深究,对文化史的学养,对当代世界不同类型国家文化的广泛关照,敏锐、深刻和富于真知的文化先觉缘何产生?在精神领域里,高度不会凭空而起,深度加上广度才会产生高度。
文化自觉与文化先觉有所不同。文化自觉的要求具有普遍性,而文化先觉——由于它具有发现性、进取性、引领性,它的要求似乎在更高一层;但它又是知识分子所要具备的。它不是某个人一定具备的,却是知识界必需具备的。或者说,知识分子本来就应有这种先觉性。失去这种责任和性质就不再是知识分子,而只是“有知识的人”。
对于转型期间的当代中国,文化上充满内在的冲突与活力,问题与希望,文化现象无比纷繁,有待我们去思辨与认知。因此说,文化先觉,它既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知识分子的职责与使命。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驶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实行( )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