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材料一: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下降。我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材料二:从另一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也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2014年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2290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913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086亿元;交通运输支出10371亿元;农林水支出14002亿元,同时采取减税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
(1)针对材料一这些现象,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3)完成上述经济工作中的主要任务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因此国家需要获得财政收入。从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方面说明,如何提高财政收入。
材料二:从另一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也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2014年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2290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913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086亿元;交通运输支出10371亿元;农林水支出14002亿元,同时采取减税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
(1)针对材料一这些现象,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3)完成上述经济工作中的主要任务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因此国家需要获得财政收入。从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方面说明,如何提高财政收入。
2.单选题- (共15题)
3.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
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 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
③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 ④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6.
下列举措中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②政府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家电下乡”
③国家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税率
④铁道部决定2016年春运票价不上浮
①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②政府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家电下乡”
③国家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税率
④铁道部决定2016年春运票价不上浮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10.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5个部门发出的《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将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这表明税收具有
A.固定性 | B.随意性 | C.强制性 | D.无偿性 |
13.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的,表现为
①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③三者性质相同,密不可分
④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
①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
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③三者性质相同,密不可分
④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4.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27 0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同期财政收入63 795亿元,增长12.2%。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
B.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
C.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目的 |
D.财政是税收的主要来源 |
15.
“国家的钱应该花在哪儿?”调查发现,网民们更倾向于增加医疗、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这表明人们期待国家财政能够进一步()
A.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
B.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D.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 |
16.
财致政策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能力。下列符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
A.经济增长滞缓时,降低税率,增加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 |
B.经济过热时,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抑制总需求 |
C.经济增长滞缓时,增加税收,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
D.经济过热时,增加建设支出,刺激总需求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