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表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0—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其中,我国高技术制造业2014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6%。
材料二: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保持经济一定的发展速度,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就要加快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材料一: 2010—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其中,我国高技术制造业2014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6%。
材料二: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努力保持经济一定的发展速度,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就要加快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
2.单选题- (共9题)
2.
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重提高“两个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对此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①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这一再分配政策
②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
③通过再分配建立社会后备基金,满足临时性的应急需要
④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和社会保障金属于初次分配政策
①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这一再分配政策
②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
③通过再分配建立社会后备基金,满足临时性的应急需要
④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和社会保障金属于初次分配政策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3.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数十倍 行业、区域方面表现突出》一文指出,目前,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行业差距达到8倍,城乡差距近3倍。机关单位养老金高于企业2-3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合理,成为社会生活的突出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④逐步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④逐步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4.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影响的当下,要想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国家应实行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的传导机制是:( )
A.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供应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经济增长 |
B.紧缩的财政政策→国债发行减少→市场物价稳定→经济增长 |
C.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支出增加→国内需求扩大→经济增长 |
D.紧缩的财政政策→基准利率下降→企业成本降低→经济增长 |
5.
2015年我国财政收入为129143亿,同比增长10.1%,税收收入110497亿元,财政支出139744亿元,增长了10.9%。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157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据此回答27—28题。
【小题1】财政收入为129143亿元,同比增长10.1%,税收收入110497亿元,财政支出139744亿元,增长了10.9%,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我国财政处于赤字状态 ②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③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的前提 ④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小题2】国家加大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文化方面的支出。这表明财政具有
【小题1】财政收入为129143亿元,同比增长10.1%,税收收入110497亿元,财政支出139744亿元,增长了10.9%,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我国财政处于赤字状态 ②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③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的前提 ④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B.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的作用 |
C.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 |
D.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
6.
根据表格要求,在①②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①345 ②450
③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保护合法收入、取缔过高收入
④工薪阶层受益最大,体现了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
项目(单位:元) | 月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 | 应缴税款 | 根据表格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② |
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部分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如下: 不超过1500元部分适用3%税率 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适用10%税率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适用20%税率 | 3500 | 0 | |
4000 | 15 | ||
8000 | ① | ||
10000 | 745 | ||
15000 | 1875 |
①345 ②450
③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保护合法收入、取缔过高收入
④工薪阶层受益最大,体现了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7.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新的《中央定价目录》大幅缩减了定价范围,只保留了天然气、水利工程供水、电力、重要交通运输服务、特殊药品及血液等7种(类)。之所以保留极少数政府定价项目,是因为( )
①价格能够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并引导资源配置
②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③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供给方面存在市场失灵
④定向精准调控有利于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①价格能够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并引导资源配置
②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③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供给方面存在市场失灵
④定向精准调控有利于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8.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这说明
A.市场经济应该完全出市场自出调节 | B.市场经济应弱化政府的宏观调控 |
C.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应有机结合 | D.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具有基础作用 |
9.
中国与澳大利亚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中国签署的自贸协定已增至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签署越来越多的自贸协定有助于各签署方
①消费者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更多境外商品
②企业在更广的市场范围内发挥比较优势
③企业大力研发或引进技术,提高商品价值量
④降低企业成本使其获得低于成本的竞争优势
①消费者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更多境外商品
②企业在更广的市场范围内发挥比较优势
③企业大力研发或引进技术,提高商品价值量
④降低企业成本使其获得低于成本的竞争优势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图表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