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4271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6/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现代化,就要敢于触动“奶酪”,突破利益藩篱。全面深化改革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进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改革,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突破利益藩篱提出合理化建议。

2.图表题(共1题)

2.
国以粮为先。粮食关乎民生保障,关系社会稳定。
材料一:
图  2011—2015年中国玉米年度库存量及其最低收购价走势

材料二A市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大豆。为了提高粮食供给的质量和效益,2015年A市政府大力推进粮食供给改革。一是消化玉米库存,推行玉米收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取消最低收购价政策,在保障玉米主产区农民合理收益的基础上,将玉米的价格补贴由每吨650元降为每吨600元,同时对玉米精深加工的企业也给予财政补贴。二是增加大豆有效供给,对采用机械化生产的农户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提高大豆生产效益。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运用价格和财政的有关知识,阐述A市政府做法的道理。

3.单选题(共3题)

3.
从2016年5月1日起,国家将营改增的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国家推广营改增是基于
①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保持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  
②释放企业发展活力,提高市场主体竞争力 
③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④扩大国家财政赤字,刺激国内消费需求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4.
目前信用缺失仍是我国发展中突出的“软肋”。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屡见不鲜,广大企业和公众深受其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这说明
①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②要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
③要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经营水平  
④法律手段和道德手段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5.
面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顺应国内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新动能、增添改革新动力、增创竞争新优势,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据此,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有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
②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建设出口产品“海外仓”增加——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
③打造新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④推进自贸区谈判——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国际经贸体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图表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