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4199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4/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201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从严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开展专项立案监督。起诉福喜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王少宝等44人销售假药案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3240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对81件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重大案件挂牌督办。
请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出现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原因以及国家采取哪些宏观调控手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2.单选题(共9题)

2.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不断健全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通过降低社保费率、提高保障水平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民众。这表明
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国家财政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决定因素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
中国财政部发布公告称,将自2014年10月10日起发行总额不超过300亿元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中国财政部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为了(  )
A.吸收居民闲置资金,增加居民收入B.弥补国家财政赤字,筹措资金
C.拓宽居民理财渠道,完善社会保障D.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4.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2010年12月26日人民银行公告显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这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
A.行政手段B.金融手段C.法律手段D.经济手段
5.
(题文)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提出,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品牌管理专业人才。上述举措体现了
①人才强国是我国重大的发展战略
②维护市场秩序需要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③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
④劳动力作为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6.
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4年国民经济的主要统计数据。下列数据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的有
①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明显快于一、二产业
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0%
③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增长0.9%
④需求结构中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1.2%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这一转变()
①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形成市场竞争新优势
③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④将促使我国经济发展由中高速向中低速度转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2016 年5 月26 日,中国财政部宣布成功在伦敦定价发行30 亿元人民币国债。该笔国债发行期限未3 年期,发行利率为3.28%。海外发行人民币国债的积极影响是
①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②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③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④提升人民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需要我国创新“走出去”模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亚太地区正式提供服务
②大力推动引资、引技、引智三者有机结合 
③S企业依靠强大创意团队开展国际化经营 
④发挥外资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10.
G20杭州峰会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向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G20峰会的成果
A.表明我国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主导的开放包容的全球化进程
C.能够消除国际贸易和投资壁垒,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D.有利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增强全球经济的稳定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