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2题)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3.
2017年11月,依托“城市云脑计划”,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的首批21个“智慧项目”在无锡高新区展开试点。这些应用示范涉及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城管等诸多解决方案,营造“智慧城市”中的全新生活场景。
参与建设
预计2018年年底,无锡市全面完成城市大数据中心的建设,逐步汇聚能源、国土、信用、社保、就业、健康等重要领域的信息资源。广大市民可以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决策过程,基于大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智慧城市平台,为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言献策。
(1)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市民参与决策过程的重大意义。
观点争锋
观点一:智慧城市建设应该由政府引导,政府应建立大数据的平台,整合部门资源和数据系统,促进智慧城市发展。
观点二:智慧城市建设应该由市场主导,由市场驱动,通过利益机制推动创新,促进资源整合,推动建立智慧城市的市场化机制。
(2) 结合上述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破解困境
从“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我国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达到数百个,智慧城市项目也有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智慧城市”的遍地开花一方面昭示着城市“智商”的提升,但在建设中仍存在着两个较普遍的问题。
问题一:
智慧城市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未能发挥合作互补作用,“信息孤岛”现象日渐凸显,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问题二: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缺乏特色,区域内城市、城镇、社区规划单一,建设思路与方向趋同,“千城一面”的老路模式仍然盛行。
(3)针对上述两个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别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参与建设
预计2018年年底,无锡市全面完成城市大数据中心的建设,逐步汇聚能源、国土、信用、社保、就业、健康等重要领域的信息资源。广大市民可以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决策过程,基于大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智慧城市平台,为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言献策。
(1)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分析市民参与决策过程的重大意义。
观点争锋
观点一:智慧城市建设应该由政府引导,政府应建立大数据的平台,整合部门资源和数据系统,促进智慧城市发展。
观点二:智慧城市建设应该由市场主导,由市场驱动,通过利益机制推动创新,促进资源整合,推动建立智慧城市的市场化机制。
(2) 结合上述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破解困境
从“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我国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达到数百个,智慧城市项目也有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智慧城市”的遍地开花一方面昭示着城市“智商”的提升,但在建设中仍存在着两个较普遍的问题。
问题一:
智慧城市建设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未能发挥合作互补作用,“信息孤岛”现象日渐凸显,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问题二: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缺乏特色,区域内城市、城镇、社区规划单一,建设思路与方向趋同,“千城一面”的老路模式仍然盛行。
(3)针对上述两个问题,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别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3.单选题- (共5题)
4.
(题文)“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里,中国一共有近6500万人脱贫,为完成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以下措施合理可行的有
①健全社会保障 ②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③消除收入差距 ④取缔过高收入
①健全社会保障 ②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③消除收入差距 ④取缔过高收入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5.
2017年中央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等领域支出增幅超过两位数。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财政有利于
A.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B.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
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
D.实现收支平衡 |
7.
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启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B.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
C.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 D.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