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2)结合材料二,说明财政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材料一 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呈现扩大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的收入年增速为4%-5%;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垄断行业职工总数不到全国职工总数的8%,却占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高于社会平均工资10倍左右;在银行存款分布中,存款多的前20%的储户,占有银行存款的86%,而其余80%的储户,只占有剩余的14% 。
材料二 近年来,国家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稳增长与调结构、惠民生结合起来,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大财政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农田水利等的支持;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实施一系列减国小微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2)结合材料二,说明财政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2.单选题- (共8题)
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8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措施中能够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增加财政支出②降低企业税负③上调存款利率④减少国债发行
①增加财政支出②降低企业税负③上调存款利率④减少国债发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C.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D.实现总体小康 |
5.
2018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发言说,“今年人民银行已经4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有人担心我们是否在放松银根,我的回答是:中国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属于我国宏观调控的( )
A.财政手段 | B.法律手段 |
C.经济手段 | D.行政手段 |
6.
扶贫开发直接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人民的福社,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找对“穷根”,精准扶贫。这有助于
A.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B.消除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C.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动城乡发展 |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同步富裕 |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 )
①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②我国将对外开放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我国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①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②我国将对外开放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我国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④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8.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这主要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C.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
D.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
9.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我们( )
①加强自主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 ②优化产业结构
③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①加强自主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 ②优化产业结构
③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