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为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G 市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大力推进农村脱贫攻坚战,推进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确定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引进民间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实现了 120 万贫困人口脱贫;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 201 万;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的水平和年限。系列改革措施成为该市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结合材料和有关经济知识,分析 G 市的改革措施能够成为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的原因。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为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G 市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大力推进农村脱贫攻坚战,推进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确定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引进民间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实现了 120 万贫困人口脱贫;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 201 万;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的水平和年限。系列改革措施成为该市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结合材料和有关经济知识,分析 G 市的改革措施能够成为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的原因。
2.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正在进入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电子商务能提高贫困农户的技能,提高其致富能力,还能带动当地公路、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培育、升级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从我国农村现状来看,需要加大财政扶持,并引导其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什么能助推精准扶贫,并说明目前应如何加强财政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支持。2.单选题- (共7题)
3.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这有利于()
A.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
B.让人民在分享改革的红利中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
C.增加居民收入,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
D.使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科学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
4.
赤字率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赤字率会扰乱正常的经济运行和形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2016年,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这一赤字规模将创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赤字率也首次碰触了欧盟所谓“3%的国际警戒线”。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①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经济下行压力,需要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的增长
②我国赤字率过高,政府应该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缩小收支差额化解债务风险
③国家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④赤字规模大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得到更多政府资金支持,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A.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①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经济下行压力,需要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拉动经济的增长
②我国赤字率过高,政府应该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缩小收支差额化解债务风险
③国家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④赤字规模大意味着企业和个人得到更多政府资金支持,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A.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5.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见,PPP模式有利于
①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配置
②改善城市公共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③拓宽融资渠道,保证所筹资本高效使用
④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
①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配置
②改善城市公共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③拓宽融资渠道,保证所筹资本高效使用
④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6.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企业()
①及时掌握数据——降低生产成本——杜绝盲目经营
②准确分析信息——明确市场需求——寻求营销对策
③把握市场动向——合理配置资源——调节生产规模
④有效监管市场——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优势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①及时掌握数据——降低生产成本——杜绝盲目经营
②准确分析信息——明确市场需求——寻求营销对策
③把握市场动向——合理配置资源——调节生产规模
④有效监管市场——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优势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7.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这“三大发动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有效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①减少供给环节—提升供给速度—改善消费结构—放大内需效应
②增加供给数量—降低物价水平—促进居民消费—改善民众生活
③提升供给质量—激活消费热点—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④推动优质制造—扩大有效供给—增强内生动力—经济持续发展
①减少供给环节—提升供给速度—改善消费结构—放大内需效应
②增加供给数量—降低物价水平—促进居民消费—改善民众生活
③提升供给质量—激活消费热点—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④推动优质制造—扩大有效供给—增强内生动力—经济持续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8.
201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僵尸企业研究报告指出,2005年至2013年我国工业部门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僵尸企业的比例最高,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的僵尸企业比例最高。据此,解决僵尸企业需要
①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
②多渠道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分流
③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点发展中小企业
④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关键是明确国有企业的定位
①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
②多渠道化解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分流
③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点发展中小企业
④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关键是明确国有企业的定位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