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政治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4175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引导和刷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和,2017年,我国密集出台一系列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提供了政策保障。
材二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雪要采取有力措范,激发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出合理建议。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范行,从环保部门征收排污费改为税务机关征收环保税,将提高执法刚性,强化企业治污减排責任,向全社会释放出“拉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政善生态环境”的明确信号,有利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1)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征收环保税的经济意义。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11月,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自用用、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倒分别为85%、75%,均高于传统动力汽车5个百分点
材料二  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1至11月份累计销售60.9万辆,同比增长51,49%专家指出,随着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消费者将更加青睞新能源汽车。
(1)概述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知识,说明明消费者“更加青睐新能源汽车”对汽车产业的积极影响。

2.单选题(共7题)

4.
初次分配是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下列属于初次分配的措施是
A.上调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
B.下调存货款基准利率
C.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D.中央财政拔付农业综合开发转移支付资金
5.
立国之道,唯在富民。近年来,我国财政用于民生支出保持较大增幅。与2016年相比,2017年前7个月累计,教育支出增长15.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增长23,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有支出增长16.7%。这些支出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采用单、炒信等方式,帮助自己或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宜传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吊销营业执照。这一规定
①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规范市场秩序②能够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③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④有利于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达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40%的高速增长。发展共享经济
①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②有助于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
③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④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2017年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批准了《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合作纲要》,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金砖+”合作模式。这有利于
①提供解决各国贸易摩擦的场所,实现要素有序自由流动
②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③化解全球金融风险,保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稳定与安全
④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2017年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境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境外投资活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实施这些举措有利于
A.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主导区域国家经济发展
B.推动号引资、引技有机结合,提高利用外资总体效益
C.推动我国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10.
(题文)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______的_____同之间的矛盾
A.文化需要 不充分的文化发展
B.优质教育需要  不平衡的教育发展
C.精神需要 不平衡的精神文明建设
D.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