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4144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从2013年到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实际增速都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特别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人均GDP增速。我国居民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占比有所下降,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占比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差距持续缩小。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

2.单选题(共2题)

2.
(题文)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文件,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若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积极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收入者减少--实现公平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纳入按劳分配体系的人数增多--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经济效率提高
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缩小收入差距--释放消费红利--拉动经济增长
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改革,缘由是:
①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符合
②社会主要矛盾短时期内难以解决
③国家经济长期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
④低端产品难以满足人们的高品质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