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在经济新常态下,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这要求我们要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和品牌效应;要不断完善信用与法规制度,健全产品的质量标准:要严格对市场的质量监管,打击各类质量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要发挥企业是质量发展的主体作用,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能力;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弘扬质量文化,倡导工匠精神,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
材料二: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8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预算安排保障重点、关键领域的支出,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保障的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升级。
(1)结合上述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企业、劳动者的角度,分析如何让工厂里生产出的每件产品都成为工业的艺术品。(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政策是如何发挥财政作用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1)依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意义。(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应如何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健康发展。
2.单选题- (共6题)
A.是政府通过再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
B.是现阶段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体现 |
C.提高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D.表明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 |
①降低我国进口商品价格,减少消费外流
②转变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③理性对待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完善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④提高我国利用外资效益,促进引资、引技与引智相结合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体现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 B.体现了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C.发挥了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 D.发挥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建设的支持 |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③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④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① 减少流通环节和减免税收,降低生产成本
② 面向市场,调整药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
③ 根据患者的需要和药物的质量,降低药品价格
④ 确定药品价格要把担当精神和遵循规律结合起来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