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4123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按照成本、收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可承受能力,是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将资源所有者权益和生态环境损害等纳入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对自然垄断环节的价格监管,建立定价成本监审制度和价格调整机制,完善价格决策程序和信息公开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实行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全面推行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

运用价格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

2.单选题(共7题)

2.
截至2018年6月29日,已经有北京、四川、广东,辽宁新疆江西、西藏、广西、上海、云南和山东11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除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多省区市也在密集调整企业工资指导线。各地的这一做法
A.意在使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
B.增加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是通过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D.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
财政部2018年7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共计104331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592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全国专项扶贫支出1760亿元,同比增长幅度最大,达到了39.7%。这反映出
A.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B.财政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C.财政收入增长源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D.我国财政出现盈余,资金没有充分利用
4.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从2018年6月1日对政盟的钢铁和铝制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特朗普还威胁要将关税扩大到欧盟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美国此举(   )
①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②可以更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③实质上就是贸易保护主义
④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第一次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该
A.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B.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C.增强现代化建设的协调性D.更加注重经济快速发展
6.
为了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某县积极探索农村基层治理新形式,开展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工作,创新成立村民理事会组织,通过选举组建村民理事会,探索出“民事民治、民事民办、民事民议”,实现了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决策”的良好局面。创立村民理事会(   )
A.有利于调动村民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B.可以保障村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行使
C.能保障村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D.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基础和主要途径
7.
一些一线城市在出台交通管控措施时,近乎“一刀切”的做法引起了社会舆论的争议。如何在精准管控与降低影响间找到最大公约数?2018年4月16日,广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关于非广州市籍中小客车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公开征求意见。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保证政府决策的民主性
②保障了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
③体现了政府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
④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2017年,在党中央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2017年,西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0.63亿元,同比增长10%,各项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得到充分发展。可见,西藏的充分发展得益于(   )
①尊重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 ②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贯彻了正确的民族政策    ④西藏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