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决策开启了中国融入世界、对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40年来,我国商品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长到4.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达3.14万亿美元,多年居世界第一;GDP年均增长约9.5%,7亿多人摆脱贫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越1.4万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2.1万亿美元,外商投资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标志着我国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即更多地使用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推进开放。该法确立了制度型开放的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即规定不可以做什么),在政府采购、标准制定、产业改策、科技政策、上市融资等方面給予外資企业公平待遇,保护其合法权益,坚定实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快与国际规则对接等。
材料三当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导致中美之间经贸摩擦和争端不断升级。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在于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越是环境复杂,我们越是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联系。(2)结合材料二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制度性开放举措对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扩大开放。
材料一近年来,数字经济的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数字经济,是以数据(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为重要推动力,促进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是一种全新的经济业态:电子书籍越来越受欢迎,在线阅读等产业受到资本追捧;商家使用智能收银系统,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节省了人力;西部某地区采用“互联网+农业”模式解决了销售难题,把当地特色水果行销全国,带动一方致富奔小康;某公司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某国有控股企业自主研发新型数控机床,助力中国高铁走出国门。
材料二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商业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一方面,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城,个别企业和个人为了商业利益,在互联网空间盗取其他企业的商业数据,泄露其他企业商业机密和客户个人信息,给其他企业、个人甚至国家经济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另一方面,企业和用户的数据安全防范意识缺乏,技术手段落后,并且与数据安全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滞后。
(1)阅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数字经济为什么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2)有人说: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就是要靠政府。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单选题- (共16题)
①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③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机制体制
④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消除地区差异
②发挥财政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③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④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A.③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 |
①真正实现“非禁即入”,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②有利于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③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④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国家 | 小麦 | 大豆 | ||
产量(公斤/亩) | 净利润(元) | 产量(公斤/亩) | 净利润(元) | |
甲国 | 428 | 88 | 144 | -25 |
乙国 | 165 | -68 | 214 | 22 |
A.自由贸易可以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
B.一国经济发展应当立足国际市场 |
C.乙国出口大豆比出口小麦优势更大 |
D.甲国政府最有可能对大豆给予补贴,鼓励出口 |
①表明我国切实解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新需求
②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③推动了我国引资、引技、引智的有机结合
④密切了各国经济联系,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 B.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 |
C.冲突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最基本内容 | D.美俄冲突的根源是两国国力发展不平衡 |
①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②为公民监督权的行使提供了保障
③是通过法制建设规范经营者的行为
④说明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我国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②基层党组织履行管理职能,为群众办实事
③创新基层民主协商机制保证人民深入参与
④发挥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有利于问题解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国家运用专政职能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应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工作出发点
④公民的人身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①坚持依法执政,完善国家法律体系
②推进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
③提高党领导政法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水平
④强化司法监督,保障政法工作坚持正确方向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表明我国政府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
②体现了我国政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反映了我国政府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④证明要使政府权力运用好必须依法加强监督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创造村务公开等形式,保证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民委员会工作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③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由村委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定
④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尊重和保障人权,广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