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当前,我国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2009年末,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率的局面已经持续了1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材料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1)以上二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12分)
材料一:到2009年末,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率的局面已经持续了17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材料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1)以上二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12分)
2.单选题- (共7题)
2.
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收入分别是
A.44000、26000 |
B.36000、19000 |
C.36000、21000 |
D.44000、11000 |
3.
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的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说明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
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C.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
D.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
6.
2010年12月6日,是邓小平同志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31周年。31年来,从小康目标的提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稳步前进,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从宏观上看,主要表现为
A.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 | B.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
C.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 D.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
7.
根据各地区2008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综合指数,全国各地区可分为四个方阵:第一方阵(实现程度85%及以上):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天津、广东;第二方阵(实现程度80%-85%):山东、福建、辽宁;第三方阵(实现程度70%-80%):湖北、黑龙江、吉林、陕西、重庆、河北、山西、内蒙古、湖南、海南、四川、河南、江西、宁夏;第四方阵(实现程度70%以下):安徽、广西、新疆、青海、云南、贵州、甘肃、西藏。北京以实现程度93.19%高居首位,并且是全国唯一一个实现程度超过90%的地区。实现程度最低的是西藏为51.24%,是全国唯一一个实现程度低于60%的地区。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 小康。
A.低水平的 | B.不全面的 | C.发展很不平衡的 | D.两极分化的 |
3.选择题- (共3题)
10.
给下列字换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理——{#blank#}1{#/blank#} {#blank#}2{#/blank#} 通——{#blank#}3{#/blank#} {#blank#}4{#/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