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析题- (共1题)
表:“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财政收入 | 18.5 | 24.24 | 31 | 23.1 | 11.7 | 30.8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 10.33 | 12.09 | 17.24 | 14.47 | 8.83 | 13.63 |
(1)请你分析表格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
(2)针对表格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财政收入增长越多越好。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进行辨析。(8分)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我国应如何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8分)
3.单选题- (共8题)
A.44000、26000 |
B.36000、19000 |
C.36000、21000 |
D.44000、11000 |
A.固定性 | B.相对性 | C.无偿性 | D.强制性 |
①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③是增强企业活力的要求 ④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进一步调节过高收入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A.月收入3500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的个人所得税减少 |
B.月收入超过3500的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
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
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
①统筹城乡发展 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③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①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③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我国基本实现贸易平衡 |
C.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
D.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
4.选择题- (共8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人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人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传”本指疾病从人体的一个部位转移至另一部位。“染”本指人际交往的影响,与疾病无关。魏晋时期,“传”或“染”开始具有疫病传播的意义。人们相信,生病是因为“自作不仁”,所以病人死后,疾病还会转移至家人甚至后代。宋代学会使用药物、咒语处理死者的用品,以防传染。朱熹认为,个人的心术正与不正决定得病与否,而照顾患病的亲人不会得病。明清时期,传染成为说明疫情传播的主要用语。医生认为兵灾之后,大量死尸产生的疫气导致人们生病。民间助葬组织大量出现,地方士绅和政府出资安葬弃尸以减少疫气
——梁其姿《“传染”概念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古罗马灭亡后,欧洲文明大都不关注公共卫生问题。19世纪末期,传染病在世界肆虐了12年之久,霍乱连续18年侵袭美国。欧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公共卫生问题,努力控制疾病传播。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地方区域实验室、公共教育项目以及大学和其它机构的研究,法律强制公民接种疫苗。白喉、痢疾、猩红热和伤寒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日益降低,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减少传染病的发生。1977年随着索马里治愈了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人类消除了第一种恶性传染病
——(美)丽贝卡·弗格森《影响人们生活的历史》
-
【1】题量占比
辨析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