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假设农民张某一家收入2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为152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为4000元,农闲时打零工收入30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支付性收入800元。下列关于张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应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入股村办企业分红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
③农闲打零工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
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应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入股村办企业分红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
③农闲打零工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
A.②③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两者具有一致性。这表现在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效率是公平的必然结果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效率是公平的必然结果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3.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体现,为落实以人为本、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收入公平,可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有
①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形成合理有序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健全社会保障等再分配的调节机制
④完善我国的分配原则,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分配原则
①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形成合理有序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健全社会保障等再分配的调节机制
④完善我国的分配原则,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分配原则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4.
近年来,财政在扶贫攻坚中除了每年投入近千亿元,用以贫困地区的水利设施、卫生室、公路建设外,还通过奖励和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农户主动参与“蔬、果、畜”等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了减贫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贏”。这体现了财政
①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③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就是国家对筹集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①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③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就是国家对筹集的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5.
顾客问:“能否优惠一点?”售货员回答:“不要发票就能优惠一点。”这是在市场中时而能见到的情形。发票是确定买卖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合法凭证,是计算国家税收的依据。商家不开发票
A.是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 |
B.表明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 |
C.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D.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
6.
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情况,2017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促进经济发展。该政策的传导路径是
①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需求
②生活消费需求增加,内需扩大
③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
④企业生产规模扩天,就业增加
①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需求
②生活消费需求增加,内需扩大
③劳动者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
④企业生产规模扩天,就业增加
A.财政赤字增加→①→④→③→② |
B.财政赤字增加→①→②→③→④ |
C.财政赤字增加→③→④→②→① |
D.财政赤字增加→②→④→③→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