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哪些具体用途?
(2)分析上述材料中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2.单选题- (共13题)
A.49760元,20000元 | B.29760元,17000元 |
C.48800元,20000元 | D.44260元,3000元 |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 |
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
C.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 |
D.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
A.改善民生 | B.资源合理配置 |
C.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 D.社会公平 |
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起征点:3 500元人民币)
级别 | 含税级距(元/人民币) | 税率(%) |
1 | 0~1 500 | 3 |
2 | 1 500~4 500 | 10 |
3 | 4 500~9 000 | 20 |
4 | 9 000~35 000 | 25 |
5 | 35 000~55 000 | 30 |
6 | 55 000~80 000 | 35 |
7 | 80 000以上 | 45 |
A.8 500元人民币 | B.5 752元人民币 |
C.9 500元人民币 | D.2 252元人民币 |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②坚持私有制为主体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④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自主性 | B.盲目性 | C.滞后性 | D.自发性 |
A.消费、投资、外贸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 | B.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
C.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 | D.价格.供求.竞争三者的相互作用 |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B.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
C.创新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 |
D.主导全球化能力逐步增强 |
A. 生产全球化 B. 贸易全球化 C. 资本全球化 D. 信息全球化
3.选择题- (共5题)
1929年国民党通过某决议案,主要内容如下:确定国家、省、县行政经费及地方行政经费之分配;整理税制,杜绝收税机关之一切积弊;整理币制,巩固金融;分别整理外债,筹备偿还外债之方法等。据此可知该决议案( )
1929年国民党通过某决议案,主要内容如下:确定国家、省、县行政经费及地方行政经费之分配;整理税制,杜绝收税机关之一切积弊;整理币制,巩固金融;分别整理外债,筹备偿还外债之方法等。据此可知该决议案(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地开始“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少数群众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更多的人坚信:“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材料二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524 | 20370 | 102308 | 421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 343.4 | 1826 | 7073 | 2876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地开始“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少数群众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更多的人坚信:“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材料二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524 | 20370 | 102308 | 421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 343.4 | 1826 | 7073 | 28762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