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4014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4分)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和各地财政部门切实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努力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抗震救灾等重点支出需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截至2013年7月底,已累计下达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7 478亿元,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由于财政支出合理,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现象的出现。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分析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12分)
2.
“十二五”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期,面临一些转变。
材料一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的转变:我国将从出口大国向进口大国转变,从组装等低端环节向研发和营销等高端迈进,从过度依赖出口到内需协调拉动经济发展,从世界投资中国到中国投资世界。材料二从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的转变:中国还没有真正富起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做大“蛋糕”;与此同时,还得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好“蛋糕”,使百姓有钱可花,有钱敢花。
谈谈如何保证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两大转变如期实现。(10分)

2.单选题(共7题)

3.
某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A.49760元,20000元B.29760元,17000元
C.48800元,20000元D.44260元,3000元
4.
2013年8月1日,被称为我国目前税制改革“重头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由之前12省市正式推向全国。作为国内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营改增”将对以前缴纳营业税的产品或服务项目,采取增值部分纳税的原则,减少重复征税。此举有利于
①维护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促进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③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④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破解部分企业发展困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据专家预测,2013年9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因受节日需求及食品的周期及季节因素影响将回升至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
A.减少国家税收,提高存贷款利率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6.
2013年5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房产税试点范围将扩大、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或改革。。。。。。这些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发展。这其中的内在逻辑应是(    )
①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惠及民生  ②税收兼顾民生,民生决定发展
③发展源自税收,税收决定民生  ④民生推动发展,发展保障税收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7.
2013年,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的第4个年头。我国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①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将提高各类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
2013年8月12日,国务院《“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98%的行政村将通宽带。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
A.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B.有利于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C.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措施D.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9.
2013年9月21日,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举办一系列高层论坛、国际会议以及贸易促进、投资推介、科技、金融、环保等多领域交流活动。本届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   )
①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的方向发展
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促进东盟各国经济发展
③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竞争新优势
④消除当前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选择题(共9题)

10.

1929年国民党通过某决议案,主要内容如下:确定国家、省、县行政经费及地方行政经费之分配;整理税制,杜绝收税机关之一切积弊;整理币制,巩固金融;分别整理外债,筹备偿还外债之方法等。据此可知该决议案(   )

11.

1929年国民党通过某决议案,主要内容如下:确定国家、省、县行政经费及地方行政经费之分配;整理税制,杜绝收税机关之一切积弊;整理币制,巩固金融;分别整理外债,筹备偿还外债之方法等。据此可知该决议案(   )

12.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3.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人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4.

为验证机械能守恒,某同学完成实验如下:该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他进行了下面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a示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blank#}1{#/blank#},操作不当的步骤是{#blank#}2{#/blank#}.

②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b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相邻的连续点.根据测得的s1、s2、s3、s4写出重物由B点到D点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blank#}3{#/blank#},动能增量的表达式{#blank#}4{#/blank#}.由于重锤下落时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该实验的动能增量总是{#blank#}5{#/blank#}(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③该同学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并以 v22 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图象,应是图中的{#blank#}6{#/blank#}.

15.

图1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以下列出了一些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重物和夹子的质量

B.把打点计时器用铁夹固定放到桌边的铁架台上,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

C.把打点计时器接在交流电源上,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D.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上端用手提着,下端夹上系住重物的夹子,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于静止状态

E.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释放纸带,之后再断开电源

F.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G.更换纸带,重新进行两次实验

16.

图1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以下列出了一些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重物和夹子的质量

B.把打点计时器用铁夹固定放到桌边的铁架台上,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

C.把打点计时器接在交流电源上,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D.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上端用手提着,下端夹上系住重物的夹子,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于静止状态

E.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释放纸带,之后再断开电源

F.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G.更换纸带,重新进行两次实验

17.

如图是滚筒洗衣机滚筒的内部结构,内筒壁上有很多光滑的突起和小孔,洗衣机脱水时,衣物紧贴着滚筒壁在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的匀速圆周运动,abcd分别为一件小衣物(可理想化为质点)随滚筒转动过程中经过的四个位置.a为最高位置,c为最低位置,b、d与滚筒圆心等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8.

进入新世纪,随着航天技术飞速发展,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相继升空,我国在气象监测和遥感领域有了突破性进展.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极地卫星,周期为12h;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周期为24h,与风云一号相比,风云二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