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3995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取得实质成效,其中城乡差距开始缩小。从2001年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3.23倍缩小到2.75倍。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将扶贫标准提至2300元,比2009年提高近一倍。城乡收入差距近几年虽有缩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绝对水平仍然较高,很多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材料二“十三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支持农村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

(1)阅读材料一,运用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应如何发挥财政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

2.单选题(共5题)

2.
安徽某村村民依法签订合同实现土地流转,建成该村第一个花卉栽培基地。原先一块块破碎的“巴掌地”被连绵起伏的现代化大棚取而代之,农民也有了租金、工资等更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此举将有利于
①农民切实获得土地的所有权
②农民自主流转土地增加收入
③提高农村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④确保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
2017年3月27日至28日,第九届中挪社会政策论坛暨第82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口举办。会议主题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经济全球化新挑战、新动力”。若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缩小收入差距—释放消费红利—拉动经济增长
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纳入按劳分配的人数增多—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经济效率提高
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收入者减少—实现公平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④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建筑业、房地产、金融业等全部营业税的纳税人改增值税。这一改革有利于
①防止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②降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③调节收入,促进社会公平    
④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的负担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
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国家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撑,因而,国家必须直接掌握一定的收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
①居民消费水平
②经济发展水平
③收入分配政策
④老龄人口数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2016年5月1日起,“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对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等作了具体规定,不得随意更改。这体现了税收具有
A.强制性B.灵活性C.固定性D.无偿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