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3960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中国目前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到6%。会议提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000万人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对贫困地区一些产业、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政府在扶贫攻坚战中是如何发挥财政作用的。

2.单选题(共7题)

2.
某镇通过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进行配股分红试点,不仅促进了农村土地有效利用,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也推动了扶贫脱贫方式的变革。以土地入股将会:
①使土地的所有权发生变化 
②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③增加农民的劳动性收入 
④使农民享有入股企业的股东权利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将做大分好蛋糕统-起来。下列最直接有利于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是
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
②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
③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题文)2017年我国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稳步提高优抚、社会救助标准,实施好临时救助制度。国家实施这些举措有利于(   )
①完善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②提高居民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③调整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 ④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5.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而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成为重中之重。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是
①提高企业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②提高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保障劳动者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③国家增加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总需求增加→生产规模扩大→实体经济得到发展
④对企业实施税收优惠→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企业从供给低端迈向中高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6.
2017年4月12日,财政部、教育部等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其他资助项目为辅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我国政府对高校学生的资助政策表明
①财政政策为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制度保障
②通过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③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以促进教育公平
④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国家财政提供物质保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国债发行计划,2014年记账式国债的净发行规模约为7300亿。发行国债对经济产生传导效应的路径是()
①增加财政收入
②刺激经济发展
③扩大国内需求
④增加政府投资
A.①→④→③→②B.①→②→③→④
C.④→②→③→①D.④→③→①→②
8.
某地对科技转化收益按照3:6:1的比例进行分配,即30%由市农业科学院统筹用于奖励技术支撑人员,60%用于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10%用于科技创新专项研究经费。这一比例将大幅度提高科技人员收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这表明:
①合理的分配制度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②追求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③经济效益是影响个人收入分配的基础性因素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旨在实现公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