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作为珠三角的县级市,H市出口加工型企业创新不足,升级缓慢,经济效益下滑;传统服务业比重达80%,现代服务业偏低;该市劳动人口以进城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高达80.4%,劳动者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技术人才短缺严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此外,从2012年起,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红利逐渐衰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H市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2.单选题- (共9题)
2.
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由此可知,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36000元19000元 |
B.44000元26000元 |
C.49000元21000元 |
D.44000元11000元 |
3.
中国号称“羊绒衫出口第一大国”,但“羊绒大国”光环的背后是中国付出草场连年载畜量超载、植被逐年衰退的代价。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与国外之间进行的是不等价交换 |
B.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
C.应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决定性作用 |
D.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
4.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两个7%赫然醒目:今后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相应的目标分别是7.5%和5%。这“一降一升”意味着
A.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
B.我国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 |
C.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D.我国不再追求GDP的增加 |
5.
沪港通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包括了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2014年11月10日,正式启动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沪港通的正式启动
①扩大了对外开放,表明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②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的联系,拓宽投资者的投资渠道
③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举措
④有利于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话语权
①扩大了对外开放,表明资本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②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的联系,拓宽投资者的投资渠道
③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举措
④有利于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一定程度上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话语权
A.③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④ |
7.
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生。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就业、就医、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③经济活动的参加者;④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③经济活动的参加者;④人民利益的执行者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8.
下图漫画《如此上访》给公民的启示是

①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②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权利
③要依法参与民主决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④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①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②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权利
③要依法参与民主决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④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9.
法国政治思想家卢梭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一切权力都是社会的,体现社会权力的是人们的“共同意志”,这个共同意志是全体人民的,个人服从共同意志是真正的自由,为了保证人们都服从共同意志,大家订立了契约,建立了国家。这一观点
①主张国家应该为公众谋福利
②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抹杀了国家的根本属性
④强调国家对公众没有约束力
①主张国家应该为公众谋福利
②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抹杀了国家的根本属性
④强调国家对公众没有约束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10.
某市一些高中生走向街头征集市民签名,反对政府花巨资统一改造地铁车站。该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有关部门一周之内连作三次回应。这件事说明
①“签名”方式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②公民的理性监督有助于规范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
③媒体监督是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④重视基层话语权有助于推动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
①“签名”方式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②公民的理性监督有助于规范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
③媒体监督是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④重视基层话语权有助于推动政府的科学民主决策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