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39470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细读报告,人们发现,与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的表述相比,十九大报告首次增加了“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两个“有所”,这样一来,七个“有所”作为整体,基本覆盖了人从幼到老各个阶段最重要的民生需求。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如何做到七个“有所”.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文化消费综合指数持续增长,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7年的81.6,年平均增长率为2.6%。扩大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以及文化消费动力不足、投资主体单一化、急于求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文化产品供给质量不高、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在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方面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度推崇而导致的复古倾向,二是对国外文化产品的过度抵制。这两种趋向都不利于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要转变思路,从供给侧发力,增强文化消费动力。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从供给侧发力,增强文化消费动力。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互联网+”时代,分享经济正在神州大地蓬勃兴起,从“人尽其能,物尽其用”逐步拓展到知识分享、需求分享、数据分享、供应分享等各个领域。分享资源的人可以获得收益,利用资源的人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满足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也让新的业态更快更多的孕育出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创新活动,极大地改变了而人们的生活。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发展分享经济的经济意义,并结合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提升宏观调控水平以促进分享经济健康发展。

2.单选题(共18题)

4.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则下列收入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有
①小王在农村承包土地种植获得20000元
②小陈炒股获得20000元利息
③小王转租承包土地获得20000元地租
④小陈在国企上班获得20000元工资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5.
2018年二季度我国消费市场呈现稳步加快增长态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8%。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国家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②提高利率水平,鼓励信贷消费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④依靠技术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6.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对“斜杠青年”的认识错误的是
A.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竞争意识,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B.有利于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分配公平
C.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
D.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就业模式,引导劳动者培养多元技能
7.
贫闲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资本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据统计,未来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力将来自贫困地区。据此,为顺利实现“精准扶贫”,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①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②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④强化产业扶贫,增加贫困地区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莺要标志,我国着力打造健康中国。这需要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医疗的发展,需要
①发挥国家财政存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保障作用
②健全初次分配机制,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③聚焦质量,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产业发展
④大力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协调国家和个人的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随着营改增全面推开,各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从国家税务总局给出的“减税成绩单”来看,自营改增2012年实施以来,已累计减税近2万亿元,打通抵扣链条,扩大了税基、拉长了产业链。国家推开营改增有利于
①扩大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②减轻企业成本压力与负担,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③营造公平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④促使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调控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常用手段。下列调控的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①增发国债→扩大内需→抑制通货紧缩
②提高个税起征点→总体消费水平降低→抑制通货膨胀
③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流通中货币量减少→抑制通货膨胀
④降低外币汇率→出口商品增加→抑制通货紧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
继营改增、资源税之后,个人所得税改革将成为下一步税改的最大看点。我国个人所得税将迈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度,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将统一纳入综合范围征税,此外,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也有望纳入抵扣。个人所得税如此调整的政策有利于
①明确征税范围,引导合理消费
②合理规避风险,增加个人收入
③减轻个税负担,提高消费水平
④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2.
限制价格如下图所示(D表示需求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是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对这些产品所规定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般低于均衡价格。下列对限制价格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有

①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②有利于生产者扩大生产
③会加大财政支出的负担
④不利于抑制需求,可能会造成浪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增加农民收入,政府鼓励乡村开发旅游资源,伴随着乡村旅游逐步兴起,村居民宿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黄金期,这将对我国乡村振兴带来重大影响。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这一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A.开发乡村资源→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助力乡村振兴
B.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开发乡村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C.开发乡村资源→乡村脱贫致富→村民收入提高→乡村旅游兴起
D.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乡村脱贫致富→乡村旅游兴起
1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金融体系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加大,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改进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下列做法及其传导结果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①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降低企业负债率→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率
②去产能,减少无效供给→有效产能价格上升→企业债务风险降低
③实施全面风险管控→识别、分析和评价金融风险→实施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
④提高房贷利率优惠→房产加快去库存→银行资金回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
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实体经济尤其是其中的小微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针对这一情况,政府采用税收优惠的同时,2018年以来,央行分别于1月25日、4月25日、6月25日三次下调银行性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优化了流动性结构,稳定了资本市场,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等问题,这说明
①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常见的经济手段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离不开政府调节
③利率杠杆是调节货币投放的重要手段
④央行定向降准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国家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基本导向,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下列措施有利于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的有
①监督相关行业协会对产权纠纷案件进行依法甄别和纠正
②继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③深化资源价格改革,打破行政垄断,保护市场竞争性垄断
④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激发市场活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
唐山市钢铁行业2018年非采暖季错峰生产方案要求,对全市钢铁企业实施非采暖季精准化、差异化错峰生产。错峰生产时间为3月16日至11月14日,共244天。唐山市钢铁行业实行错峰生产有利于
A.保护环境绿色发展
B.形成自己竞争优势
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D.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18.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农业发展与市场需求更紧密、更有效结合的最佳途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做法未体现产业融合发展的是
①文明村采用新技术使西瓜在春节期间上市,价格为平时的四倍
②富强村着力推进蘑菇种植规模化,打造H省蘑菇种植繁育第一村
③和谐村大力发展观光生态农业,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3000元
④健康村引进机器设备对红薯进行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
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推动旅游业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企业单打独享向社会共建共享转变,从景区内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①旨在提升旅游业的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
②有利于规范旅游治理,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③是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
④意在提高各景点门票收入,增加旅游效益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
经济服务化是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一种转变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工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经济结构服务化引致的结构性减速阶段。据此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文化产业
②改善供给结构,大力振兴工业
③转换增长动力,提升创新能力
④注重产品研发,保持低速增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1.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出现新规律,呈现新特点。下面属于经济新常态表现的是
①经济增速放缓,城乡区域已实现协调发展
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④市场活力迸发,政府逐步退出市场管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