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信息消费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信息消费发展环境,进一步简化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推行清单管理制度,放宽新业态、新模式市场准入。规范平台企业市场行为,加大对信息消费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戒力度,推动建立健全企业“黑名单”制度。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互联网企业,依法享受相应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国家优化信息消费发展环境的合理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于2019年1月3日发布。文件指出: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完善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返乡下乡人员都有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金积累、受过工业化的训练、城镇化的熏陶,既了解城市、又了解农村,既会搞生产、又会跑市场,他们对多元化升级消费需求更了解,视野更开阔。他们的创业创新,发掘了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催生新业态新模式。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吸引30亿人次到乡村休闲度假;农村网络销售额突破1.3万亿元,吸收2800万农民就业。他们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赚,创办的经济实体带动农户经营收入平均增加67%,采取订单方式带动农户的占到55%,向农户返还或分配利润平均达500多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返乡下乡人员开展创业创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作用。2.辨析题- (共1题)
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国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主要包括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深化增值税改革,继续推进实质性减税;全面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好6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减轻居民税负;积极研究制定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进一步减轻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4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降低政府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措施。从7月1日起,减免不动产登记费,扩大减缴专利申请费、年费等的范围,降低因私普通护照等出入境证照、部分商标注册及电力、车联网等占用无线电频率收费标准,并要求必须有明显降费。实施后全年将为企业和群众减负3000亿元以上。有人认为:减税降费对发展社会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对财政收入的增长是不利的。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与税收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3.图表题- (共1题)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切入点。
材料一 2015-2018年全球和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趋势
(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显示,2016年在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占比上,国内机器人企业份额19%,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2017年国产销售占比突破23%。)
材料二 中国电子协会发布《2018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报告在综合分析全球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的基础上,对国家的相关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建议:要继续加强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强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引导;有效拓宽机器人企业投融资渠道,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研发环节的财政扶持力度;持续提升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核心零部件和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加速推进机器人向中高端迈进;积极搭建机器人行业开放式资源共享平台,积极开展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逐步完善机器人产业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规范市场秩序,避免良莠不齐,质低价廉的恶性竞争;加快推进机器人领域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建立符合我国机器人发展实际的多层次应用型人才教育培训体制、高端人才跟踪评估体系。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在国家发展战略实施中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应如何把握机遇促进自身发展。
4.单选题- (共11题)
①小刘转让所得应缴纳增值税
②小刘转让所得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
③A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
④老张对A公司的债务清偿责任不超过10万元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①土地流转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这种分配方式能缩小收入差距
②工资性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体现了对劳动价值的尊重
③经营性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土地流转收入、就地务工收入、经营性收入都属于财产性收入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①能增能减的收入分配机制坚持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②分配向技能型人才倾斜符合经济转型升级要求,能保证国企提质增效
③绩效工资考核方案有利于大幅拉大收入分配差距体现劳动贡献的价值
④工资收入与个人绩效挂钩是基于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
①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②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③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④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指标 | 国内生产总值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科学技术支出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专项扶贫支出 |
数值(亿元) | 418961 | 104331 | 111592 | 3644 | 16482 | 1760 |
同比增加(%) | 6.8 | 10.6 | 7.8 | 25.4 | 11.3 | 39.7 |
以上数据显示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②国家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③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着決定性作用
④我国的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①政府对公益、公共事业定价→提高从业人员工作服务的积极性→扩大公共服务规模
②市场决定价格→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发展
③政府科学、规范地进行价格管制→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现代市场体系→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①表明企业获利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是违背市场规则、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③暴露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的弊端
④表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和道德的规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创造出更高水平的供给
②新的需求推动产能的扩大
③不断推进产品的创新
④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A.③→④→②→① | B.④→①→②→③ |
C.①→④→②→③ | D.②→④→③→① |
①意在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②有利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有利于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④有利于加快科技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①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扩展普惠金融业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②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减少银行不良贷款→有效抑制金融风险
③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偿还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④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金融监管职责→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辨析题:(1道)
图表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